和解是指在医疗事故纠纷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谈判,达成对各自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无需第三方介入的处理方式。根据和解的时间节点,可分为诉讼前和解和诉讼中和解。对于诉讼中和解,原告需向法院申请撤诉,并经法院裁定撤诉后,双方当事人方可达成和解协议。然而,由于和解协议的约束力较弱,当事人和解后反悔并重新诉讼的情况较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原告不会失去起诉权,但通常会失去胜诉的可能性,因为除非和解协议符合《合同法》规定的无效合同或可撤销合同的法定情节,人民法院一般会认定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维持其效力。
调解是指在卫生行政机关、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者在法院的主持下,对医疗事故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调解可分为诉讼外调解和诉讼中调解。诉讼外调解中,除仲裁机构制作的调解书具有约束力外,其他机构或个人主持的调解书均无约束力。当事人反悔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和解的情况类似。诉讼中调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并签收调解书后,调解书即具有执行力,双方当事人不能再上诉,诉讼终结。
民事诉讼是指在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经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查明事实、适用法律,对医疗事故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由于医疗事故案件的事实查证和责任认定通常需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司法鉴定,个别案例还需要尸体解剖检验,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一审完成,因此一审非常重要。一审判决不利的话,二审或再审的难度将极大增加。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