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纠纷发生时,科室必须妥善保管病案,严禁丢失、涂改或外借。
科主任对本科内发生的医疗纠纷负有责任。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科主任首先要接待投诉的病人或家属,了解投诉内容并进行调查。如果能够当时答复,应给予准确的解释。如果当时无法答复或需要调查后答复,应明确告知病人或家属下一次的接待时间和地点,并向医教部报告。
在患者死亡后发生医疗纠纷时,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必须与上级医师一起向家属明确提出是否进行尸体解剖,并在病程记录中完整地记录家属是否同意尸体解剖的意见,并请家属签字。如果家属拒绝尸体解剖,必须请直系亲属在病历中明确写明“不同意尸检”并签字。
当患者家属要求封存复印病历时,应在正常上班时间向医教部报告。非正常上班时间应向总值班报告。封存运行病历应由医务人员陪同家属共同复印,客观病历患者家属可复印,主观病历患者家属不可复印,复印件应进行封存。
当科室无法与患者或家属达成一致时,医教部和治安办应接待并继续解决纠纷。医教部根据患者家属提出的口头或书面意见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调查讨论,必要时需经医院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
医教部在接待医疗纠纷投诉时,被投诉科室的科主任必须在场。如果因特殊情况不在时,应向医教部报告并委托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业医师负责解答有关专业问题。
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院应在七个工作日内答复病人或家属的投诉结果。
如果投诉者对医院的医学鉴定结论不服,必须按照相关程序向上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医学鉴定。
医务人员在接待医疗纠纷投诉者时,应耐心、认真听取意见,并以较通俗的语言进行恰如其分的解释工作,以获得家属或患者的配合。
在接待医疗纠纷投诉时,应询问来访者是否为患者被法律承认的直系家属,以确保医疗纠纷的解决和合法性。
当纠纷在现场发生时,病人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可能大吵大闹并引起围观。为了维护医疗秩序和保护医护人员安全,首要任务是让双方分开。可以让患者离开现场,或请病人到办公室坐下商谈,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使病人逐渐平静下来。
对于由于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就诊不方便引起的病人不满,应在耐心倾听病人诉说时表示理解和赞同。通过向病人表示歉意并尽量满足其要求,甚至当事人当面向病人道歉,可以降低病人的愤怒情绪。
对于医院没有过失,纠纷仅因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对诊疗行为不理解所引起的情况,可以通过耐心向他们讲解相关医学知识、诊疗的风险性以及副作用的预防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化解矛盾。
对于一些坚持要求医院赔偿的病人,在医务人员没有过失的情况下,应据理力争,告知病人医院不怕胡搅蛮缠和媒体曝光,同时指导病人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
对于目无法纪、围攻辱骂、毁坏公物、行凶殴打、无理取闹的少数病人和家属,医务人员应保护自己,与保卫科、地方公安部门协同处理。对于给医务人员和财物造成损害的行为,坚决要求赔偿和道歉。
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的处理,应上报医院领导。医院领导的态度非常重要。医院不应怕病人打官司,过于迁就和花钱息事宁人,而应依法依据事实,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解决纠纷。医院应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诊环境、加强法制学习等,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并及时解决和处理纠纷,避免纠纷的恶化和扩大。
贵医附院护士站发生的一起病人家属打砸事件。事件中,由于医患沟通不足,病人家属对护士的工作产生误解并引发冲突,导致两名护士受伤。事件凸显了医患沟通和管理的重要性,护士需要稳定患者情绪,积极与专业人员联系处理纠纷,并在专家指导下回答问题。同时,护士长需与
武汉市中心医院通过成立投诉部门,采取一站式服务的方式解决患者投诉,成功降低了90%的纠纷。然而,医院管理者孙某某表示,医患纠纷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医闹和群体事件是最严重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出来后,如认为构成医疗事故,患方可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赔偿款项,但要考虑到医方的诊疗行为和患者出现的损害后果之间
医学会和司法鉴定机构的不同,医学会和司法鉴定机构的法律性质不同。医学会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存在直接隶属关系。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目的,既为解决医患纠纷,又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管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行政法规、规章,医疗事故技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