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的订立是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双方法律行为,基于双方当事人的一致意见表达而产生。根据《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时采取要约和承诺的方式。保险合同与一般合同相同,双方当事人也需要经历要约和承诺的两个阶段。
要约是一方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应当明确表示要约人希望对方作出承诺,而要约人自身也受到这种意思表示的约束。在保险合同中,通常以投保人提交填写完整的投保单作为要约,即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交书面意思表示,要求订立保险合同。当然,保险人也可以是要约人。例如,当保险人接到投保人提交的填写完整的投保单后,提出附加条件,这时保险人的意思表示并非完全接受投保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而是向投保人发出了新的要约。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人成为新的要约人,投保人则成为受要约人。如果投保人同意接受保险人提出的附加条件,表明投保人接受保险人的新要约,此时投保人成为受要约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通常情况下,保险人在收到投保人的投保单后,经过核对、查勘和信用调查,确认一切符合承保条件后,进行签章承保,即表示承诺,保险合同正式成立。承诺的方式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保险凭证或暂保单,也可以是保险人直接在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上签章表示同意。然而,承诺人并不一定是保险人,正如前面所述,要约和承诺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就标准合同条款以外的内容进行协商。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条款达成协议后,保险合同才正式成立。此后,保险人应及时向被保险人签发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其他凭证中载明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合同内容。
保险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经过要约和承诺,达成一致意见,保险合同即成立。然而,保险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保险合同一定生效,保险合同的生效还必须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或履行一定的手续。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保险合同的生效即为保险权利和义务开始生效的时间点。
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及保险人的提示、说明义务等。对于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方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阐述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处理方式。在投保人告知义务方面,明确了投保人在何种情况下可免除其如实告知
保险代理人和投保人在保险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保险代理人不能随时终止保险合同,而投保人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解除合同。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需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否则保险人可能解除合同。同时,保险人在签发保险单时会做出一些约定,如未交清保费则不承担保险责任。此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保险纠纷案件中保险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分,以及保险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判断标准。保险责任指保险合同载明的危险发生造成损失时保险人的赔偿责任,违约责任的判断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有关。在案件审理中,需确认保险责任是否成立,根据合同约定及事故近因原则进行判断。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