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商业银行法 > 商业银行设立 > 我国推行特许权融资存在的现实问题

我国推行特许权融资存在的现实问题

时间:2024-10-04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527
特许权融资是依靠特许权进行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一般这种融资方式是由政府部门进行操办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我国推行特许权融资存在的现实问题的相关资料。在融资之前是要有一定的谈判的,谈判要成功项目才可以继续。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许权融资的利益对各方的影响

一、许*方的利益

对于许*方而言,特许权融资是一种能够利用无形资产优势并扩大资本与经营的方式。许*方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投资回报:

(1) 获得权利使用收入;

(2) 在合同中要求受让方按照许*方确定的价格购买许*方的产品;

(3) 被许*方通常需要大量购买许*方供应的产品,从而使产品价格较高。为了确保稳定的投资回报,许*方需要提供长期的服务与指导,并严格监督被许*方的产品质量。

二、被许*方的利益

被许*方在开展许可经营业务时,虽然承担了许*方转移的成本与风险,但特许权融资作为一种国际流行的经营方式,尤其在商业服务业中广泛应用,其中存在相互利益。被许*方通过特许权融资可以享受以下好处:

(1) 获得全国甚至国际知名品牌的营销和广告支持;

(2) 在某一地区获得相对的地区垄断优势,因为许*方通常只授予一个许可;

(3) 获得连带服务,如贷款便利、技术服务、质量控制系统、会计与管理控制系统等;

(4) 在企业经营与管理方面接受标准的服务,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同时保留企业所有权。

总的来说,特许权融资使那些缺乏资金、经营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人能够开始创业历程。被许*方在许*方提供的专项技能、资源、经验的保护下,享受优惠的融资。

我国特许权融资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缺乏规范运作的法律制度

我国对特许权融资缺乏专项规章制度,这导致特许权融资项目的运作不规范,难以解决遗留问题,同时也不利于投资者的信心。《特许权项目暂行规定》虽然酝酿多年,但至今仍未颁布实施。

二、特许权融资项目范围不合理

目前特许权融资项目的规定范围包括建设规模在2X30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厂、25万千瓦以下的水力发电厂、30-80公里高等级公路、1000米以上的独立桥梁和独立隧道,以及城市供水厂项目。这样的规定可能导致某些项目的经济强度不足以引起投资者的兴趣,或者将某些适合特许权融资的领域排除在外。

三、与国际惯例的冲突

政府部门对一些项目保留最低回报率的承诺,使特许权融资变异成为债务融资,与国际惯例不符。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投资者盲目讨价还价,将风险全部转嫁给政府部门,同时使项目开发商不关心经营效益,与政府部门提高投资效率的初衷相悖。

四、缺乏全面的认识

由于各方对特许权融资的特点与内在规律未能充分掌握,特许权融资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增加了成本,经历了许多曲折,挫伤了各方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特许权融资对被许*方式有一定帮助。被许*方在开展许可经营业务时,承担了许*方转移的成本与风险。如有其他疑问,请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金的相关规定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金的相关规定,包括发包人和承包人需要约定的保证金事项,政府投资项目和社会投资项目在保证金管理上的差异,以及如何鉴定建筑工程质量缺陷程度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向开发商争取商品房质量保证金的注意事项。

  • 监理合同的构成要素

    监理合同的构成要素及相关法律知识。监理合同包括监理投标书、监理委托合同标准条件、监理委托合同专用条件等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制度,监理单位需有相应资质,代表建设单位监督承包单位,并保证独立性。工程监

  • 负债比权益的含义

    负债比权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负债比权益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反映财务杠杆的使用程度,过高的比率增加资本风险,过低则可能反映企业资本运营能力欠佳。合理把握借款经营风险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需谨慎处理企业资本结构中的负债和权益平衡问题

  • 股票配资的定义和流程

    股票配资的定义及流程。在配资前,客户需了解合作模式和条款,如风控措施和账户限制。签署合作协议后,客户需存入风险保证金,并获得账户密码后开始交易。配资客户需根据操作情况选择合适的配资比例和资金规模。

  • 住宅质量保证书的内容
  •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规律
  • XXXXX桥工程总结报告
商业银行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