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仲裁最早起源于美国,最初只是用于解决证券交易所会员之间的纠纷,具有中世纪商人自治的特色。随后,证券仲裁逐渐扩大适用范围,适用于交易所会员与非会员之间的证券争议,并且适用的证券种类也从最初仅限于股票发展到适用于各种证券法规定的证券。在美国的判例中,证券仲裁甚至可以适用于会员机构内部的劳动关系纠纷。美国证券仲裁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规则,使得证券仲裁成为与证券民事诉讼平行发展的纠纷解决方式。
关于证券仲裁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证券仲裁是指根据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就其相互间在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及两者的衍生物的转让、交易发生的合同权益争议或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由他们双方共同选定的常设仲裁机构依照一定程序,判定双方的事实问题或权利问题,双方并约定接受此公断约束的一种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证券仲裁是指证券纠纷的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给证券仲裁机构,由其作出判断或裁决的活动。还有观点认为,证券仲裁是指在证券发行交易中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权益纠纷时,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给第三方,由其作出判断或裁决的活动。此外,还有观点认为,证券仲裁是指仲裁机构根据证券当事人的申请,对证券发行人、投资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在证券发行或交易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的各种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最后,还有观点认为,证券仲裁是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及与此相关的证券争议。
证券仲裁具有以下特征:
证券仲裁是商事仲裁,而不是行政仲裁。这意味着证券仲裁是针对商业活动中的争议,而不是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证券仲裁是由专门的仲裁机构进行的,而不是临时仲裁。这保证了仲裁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证券仲裁是依照法律进行的,而不是友好仲裁。这意味着仲裁机构在裁决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
证券仲裁仅适用于与证券发行、交易及持有相关的权利义务纠纷,而不包括其他类型的纠纷。
中国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和解散过程,其设立需经过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证券交易所的职责是为股票交易创造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并提供便利条件保证股票交易的正常运行。其业务规则包括上市规则、交易规则等。证券交易所的组织结构包括委员大会、理事会和专
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和程序,包括公司债券募集办法的主要内容,如债券的用途、总额、票面金额等。同时,讨论了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包括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的发行和转让方式。公司债券的转让采取证券交易形式,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实行自由转让原则。
凭证式国债的购买方式和记账式国债的购买方式。凭证式国债主要通过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和国债服务部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按面值购买,起息日为购买日,兑付时按实际持有天数和相应利率计算利息。记账式国债则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以记账的方式办理发行,购买时需开立证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架构。证券交易所包括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大会、决策机构理事会、负责日常事务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以及上市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两个专门委员会。会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负责制定章程、选举理事等任务。理事会负责执行决议,包括拟定业务规则等职责。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