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仲裁是指当事人根据双方约定的仲裁条款或协议,就他们之间基于证券发行、交易及持有而产生的权利义务争议,提交仲裁机构并由该机构依法仲裁的活动。
证券仲裁最早起源于美国,最初仅用于解决证券交易所会员之间的纠纷,具有商人自治的特色。随后,证券仲裁逐步扩大适用范围,包括交易所会员与非会员之间的证券争议,并且涉及的证券种类也从最初的仅限于股票发展到包括证券法规定的各种证券。在美国的判例中,证券仲裁甚至适用于会员机构内部的劳动关系纠纷。美国证券仲裁的适用范围广泛,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规则,使得证券仲裁成为与证券民事诉讼平行发展的纠纷解决方式。
关于证券仲裁的定义,有不同观点。一些人认为,证券仲裁是指当事人根据平等主体的合意,就在资本市场上涉及股票、债券及其衍生品的转让、交易所产生的合同权益争议或其他财产权益争议,由双方共同选定的仲裁机构依照一定程序判定双方的事实问题或权利问题,并约定双方接受此仲裁裁决的一种方式。还有人认为,证券仲裁是指证券纠纷的当事人在发生争议时,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给证券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活动。此外,还有人认为,证券仲裁是指在证券发行交易中,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权益纠纷时,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给第三方进行裁决的活动。还有人认为,证券仲裁是指仲裁机构根据证券当事人的申请,对证券发行人、投资人、证券经营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在证券发行或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纠纷进行裁决的活动。另外,还有人认为,证券仲裁是一种通过仲裁解决证券发行、交易过程中及相关的证券争议的方式。
我国的仲裁规则是根据一般商业活动的特点而制定的,它的期限和审限较长,要求严格的书面通知。例如,当事人的答辩期限为收到仲裁通知起45天,第一次开庭通知需提前30天,审理期限为组庭之日起9个月。这些较长的期限规定不能很好地适应证券市场高速运作的特点。相比之下,美国证券仲裁协会的规则强调仲裁的高效性。被诉人提交答辩的期限为20天,协会向当事人邮寄开庭通知的最低期限为10天,仲裁庭自宣布独任仲裁庭审理结束之日起14天内作出裁决。
除了规定较短的期限外,美国证券仲裁规则还确定了传真、电报或其他方式的电子通讯可作为送达通知的依据,并且电话通知成为美国证券仲裁中送达的一种方式。为了便于证券争议的解决,规则还设立了一种特别仲裁程序,即当争议金额除去利息和仲裁费少于20000美元时,适用一个收费300美元的特别程序。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适应证券仲裁的特点,保证证券仲裁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纠纷。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证券仲裁规则采用了一般国际商事仲裁规则,显得较为冗长,无法很好地适应证券市场瞬息万变的规律,也无法满足当事人快速解决证券争议并得到赔偿的需求。
合同中的仲裁协议条款,包括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仲裁委员会等方面。仲裁协议必须明确表达当事人的意愿,且仲裁事项必须与当事人之间存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仅限于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选定仲裁委员会时,必须明确指定具体的仲裁机构,否则仲裁协议无效。最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管辖权问题,以及仲裁裁决的类型、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撤销终局裁决的方式、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和劳动者工作年限的合并计算。对于管辖权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时法院应如何处理。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仲裁裁决的类型和中级人民法院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及其优劣。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和会员制证券交易所在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和法律地位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在适应市场变化、保护投资者权益和吸引资本方面具优势,但也面临法律责任和监管压力及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在选择组织形式时,应根据
投资协议纠纷与诈骗之间的关系。投资协议纠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但若涉及欺骗、欺诈投资者、非法占有投资者财物等行为则构成诈骗。当事人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合同争议。诈骗罪的要件包括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段骗取财物、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