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价值法作为一种股票期权估值方法,在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中得到广泛采用。然而,该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和问题,需要企业在使用时予以注意。
股票价格是不断波动的,这就要求会计部门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对股票期权的相关成本和费用进行调整。这种会计处理过程繁琐易出错,容易造成会计记录缺乏内在一致性,为企业操纵利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此外,如果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为零,企业无需确认相关成本,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误导。
内在价值法确定股票期权价值时忽略了期权本身的时间价值。然而,期权的时间价值是影响其真实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忽略时间价值可能导致对股票期权价值的不准确估计,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或有事项法将股票期权视为或有事项进行会计处理,与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不应确认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规定相悖。这导致企业资产虚增,违背了会计工作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或有事项法只在授予日和行权日进行会计处理。如果行权价与行权日股票市价之间差额较大,会使企业费用骤增,不符合会计核算中的费用配比原则。此外,如果经理人最终放弃行权,企业就需要冲减已经确认的债权和所有者权益,存在操纵资产的风险。
三时点法在会计处理程序上延续了或有事项法的思想,因此也继承了或有事项法的固有缺点。采用三时点法对股票期权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仅将相关信息在备查账中披露,无法将授予的股票期权的科目和金额纳入财务报表统一核算并集中反映。此外,将股票期权登记在备查账中会增加会计表外的科目,增加了企业承担的经营风险。
公允价值法通过数学估价模型来确定期权的公允价值,考虑了预计股票价格波动率、行权期限等客观因素,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相比于其他方法,公允价值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公允价值法可以随时将股票期权价格变动引起的资产、负债增减记录在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会计报告中,及时、集中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为股东及其他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会计信息,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对投资风险做出合理估计。
公允价值法可以合理估算企业平价授予的股票期权价值,并及时将其纳入表内进行核算,避免过多设置表外科目,简化了会计处理过程。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法是目前实务界公认的最科学的股票期权估价、计量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内部会计监督系统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内部会计监督主要针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内容、对象和方法等。该系统的存在有助于保障企业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确保企业内部各种制度和原则得以执行,建立合理科学的预警体系。同时,内部会计监督系统通过会计
坏账准备的重要性及来源。准确核算应收账款是计算坏账准备的前提,包括关注应收账款范围、核算内容真实性等。企业需要特别警惕秘密准备和计提是否充分的问题。同时,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需遵循会计准则,根据实际情况对金额较大和非重大的应收款项进行划分,并关注
美国股票期权制度的问题,包括是否应视为一种支出以及其实施过程中的争议。同时,文章也对中国股票期权的实施问题进行了冷静思考,指出在推进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税收政策、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
劳动力外包的法律规定与劳务派遣的区别。劳务外包是人事管理方法,企业可将人事管理工作外包给服务机构完成,需遵守相关规定;劳务派遣需按照劳动合同法设立并获得行政许可。两者在经营资质、用工风险、管理权限、劳动风险承担、会计处理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