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的公司,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公开具备的文件。发行人在此过程中,不得在文件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2.招股说明书。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应按规定编制招股说明书,向社会公开披露有关信息。发行人编制招股说明书应当符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招股说明书签署书面确认意见,保证所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3.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这是发行公司在发行公司债券时,根据法律规定制作的记载与公司债券发行相关的实质性重大信息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1.定期报告。定期报告是上市公司定期公布其财务和经营状况的文件,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定期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保证或者存在异议的,应当陈述理由和发表意见,并予以披露。
2.临时报告。当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情况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所提交临时报告,并予公告,说明事件的实质。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发行人、上市公司公告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债券募集办法、财务会计报告、上市报告文件、年度报告、中期报告、临时报告以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的定义及其主体。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主要指在证券市场中,行为人对相关事实、性质、前景等作出不实陈述或诱导,导致投资者受骗。涉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新闻传播人员、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等。为维护市场秩序,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禁止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的范围,包括发行人相关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相关人员、发行人控股公司相关人员、职务相关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机构人员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在内幕信息公开前,这些人员不得进行买卖证券、泄露信
投资前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介绍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分析内容。同时提出了规避和控制风险的三大投资原则:债券投资期限梯形化、债券投资种类分散化和收益与风险匹配原则。文章还介绍了运用有效的投资方法和技术进行债券期货交易套期保值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收益分析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了规范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相关活动而发布的若干规定。该规定旨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包括沪*通和港股通两部分,双方市场需要遵循现行的交易结算法律法规,并由各自市场的证券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