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法法律法规 > 证券法司法解释 >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有哪些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495
注册制和核准制与股票发行有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与其相关不大,但是对于公司来说,区分注册制与核准制至关重要,不仅能保护公司避免欺诈,而且能让公司选择好的投资项目,那么如何正确区分注册制与核准制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区别有哪些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主要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注册制与核准制划分的根本标准。注册制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作形式审查。至于发行人营业性质,发行人财力、素质及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价格等实质条件均不作为发行审核要件。不作出价值判断。申报文件提交后,经过法定期间,主管机关若无异议,申请即自动生效;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关规定的必备条件,还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核。”

由此可以看出,形式审核(注册制)与实质审核(核准制)的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是注册制与核准制的划分标准。而实质审查具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行政机关对披露内容的真实性进行核查与判断,另一种是指行政机关对披露内容的投资价值作出判断。在界定股票发行中的核准制时,一般取实质审查的第二种含义,即判断公司证券的投资价值与风险。

注册制相关法律知识

注册制即所谓的公开管理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发行公司的财务公开制度,以美国联邦证券法为代表。它要求发行证券的公司提供关于证券发行本身以及同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以招股说明书为核心。

证券发行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申请人依法将与证券发行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 制成法律文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 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发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

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文件进行形式审查, 不进行实质判断。证券发行注册的目的是向投资者提供据以判断证券实质要件的形式资料, 以便作出投资决定, 证券注册并不能成为投资者免受损失的保护伞。如果公开方式适当, 证券管理机构不得以发行证券价格或其他条件非公平, 或发行者提出的公司前景不尽合理等理由而拒绝注册。另外,注册制还主张事后控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债券的发行人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证券发行人?证券发行人是指为筹措资金而发行债券、股票等证券的政府及其机构、金融机构、公司和企业。证券发行人是证券发行的主体,如果没有证券发行人,证券发行及其后的证券交易就无从展开,证券市场也就不可能存在。债券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一般有四

  • 公开证券发行条件有哪些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募股申请和有关文件。发行人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的证券,法律、行

  • 公司证券发行的基本条件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200人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发行人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

  • 证券发行方式有几种

    股票的发行有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两种。非公开发行也秫私募或内部发行,是指股票发行人向公司内部职工或特定投资者出售股票的方式。代销发行,是指发行人委托有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代办销售股票的方式。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新股,应当符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

  • 证券发行市场的结构具体是怎样的
  • 什么是住房按揭证券化
  • 股权众筹的法律构建
证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