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力度的形态有:
其一,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原则上不予保护。
这多发生在公司债权人故意或过失地违反强行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场合。例如,在公司债权人与公司的代理人恶意串通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下,公司与其债权人之间的合同无效,并应与公司的代理人一起向公司负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66条第3款)。再如,公司与其债权人在抵押合同中约定, 公司不向其债权人清偿债务时,公司提供的抵押房屋的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根据《担保法》第40条规定,该抵押合同无效。
其二,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给予部分保护。
这主要发生在合同部分无效、公司债权人违反不真正义务、公司债权人与有过失等场合。例如,当无效的原因只是存在于合同的部分内容,且确认合同部分无效时并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的,其余部分仍然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7条第2款后段)。据此处理公司与其债权人订立的购销合同中违约金条款无效,其余条款只要违反强行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均应有效。再如,在某公司与其债权人订立的刀鱼购销合同中,公司交付的刀鱼质量不合格,债权人拒绝受领,也未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致使损失扩大。按《民法通则》第114条规定,债权人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这些都是部分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例证。
其三,法律设置特定的条件和范围,**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和维护市场秩序。
对此,以公司收购自有股份为例加以说明。对公司取得自有股份,法律不加限制,会妨碍公司资本充实并害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第一,如果公司取得全额未缴足的股份,若属无偿取得,在实质上无异于免除未缴股款的义务;纵取得全额缴足的股份,若为有偿取得,则与资本的发还同一效果。无论何者,均不利于公司债权人。第二,股票价格上涨时,公司尽量收购其股票以图利。在公司已大量收购场合,因恐大量抛售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而不敢大量售出,造成公司的流动资金固定,降低了对公司债权人的支付能力。但是,如果禁止公司取得其股份,也违反经济生活的实际要求。例如,当市场已使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而公司收购其股票可提高剩余股票价格和收益时,公司往往行使收回权,取得自己的股份。在企业收购的浪潮中,目标公司董事会为抵御敌意收购或为保住董事职位,往往作出收购自己股份的决定。平衡这两种利益的最佳方法,就是由法律规定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条件、程序、规则。我国现行法限制过严,应予适当放宽。
其四,市场秩序允许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与公司债权人承担风险并存。
例如,公司负债经营已成普遍现象,也是公司充分利用其技术、设备,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但是负债经营的公司如果经营不善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按期偿付债务利息和本金甚至破产,将使公司债权人蒙受损失。公司的负债比例越高,债权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越大。
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力度形态的四种情况。一是公司债权人违反规范时的不予保护;二是合同部分无效或违反不真正义务等情况时的部分保护;三是在特定条件和范围下,法律为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而设置的规定;四是公司债权人利益与风险共存的情况,负债经营使债权人承担风险。
公司减资,如果未通知债权人,股东应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对公司债权人具有担保作用。认缴的出资期限届满前,股东违法减资的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注册资本作为公司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基础,亦是公司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的担保。
(一)公司已取得法人资格。(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仅存于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它不同于法人否认说。(四)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时,直接承担责任的股东应具备公司支配力。(五)只能由公司债权人提出诉请,公司本身或公司股东不得主张,亦不能由法院依职权采用。公司股
公司吊销监事有连带责任吗?《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自身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