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效力取决于判决的撤销,并适用于债务人、受益人和债权人。
一旦债务人的行为被撤销,该行为即视为自始无效。例如,如果是财产赠与行为,则被视为未进行赠与;如果是放弃债权的行为,则被视为未放弃。
对于已经接受债务人财产的受益人,应当将其归还。如果原物无法归还,则应当折价返还其利益。受益人已向债务人支付对价的,则有权主张返还不当得利。
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将所得利益返还给债务人,也可以要求直接返还给自己。然而,撤销权的行使对所有债权人产生效力。由受益人返还的财产作为债务人的一般担保债权。因此,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不得优先从受领的给付物中受偿。如果该债权人通过强制执行程序请求偿还时,所有债权人有权申请按比例分配。但是,如果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的债权与返还的财产发生抵销状态,则债权人可以通过抵销方式受偿。
根据《合同法》第74条第1款规定,债权人可以撤销的债务人的行为包括三种情况: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和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此外,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18条规定,如果债务人放弃未到期的债券或者放弃债权担保,或者故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债权人可以撤销。根据《合同法解释(二)》第19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以交易当地一般经营者的判断,并参考交易当时当地的物价部门指导价或者市场交易价,结合其他相关因素综合考虑来确认是否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如果转让价格低于交易地指导价或市场交易价的70%,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如果转让价格高于当地指导价或市场交易价的30%,一般可以视为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他人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参照《合同法》第74条的规定予以撤销。
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是指直接影响财产的行为。非以财产为标的的行为不能撤销。例如结婚、收养或终止收养、继承的抛弃或承认等行为不能撤销。以不作为债务的发生为目的的民事行为、以提供劳务为目的的民事行为、拒绝财产上利益的行为、不得扣押的财产权为标的的行为,均不能作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标的。
有害债权指的是债务人减少其清偿能力,使债权人无法满足债权目的。债务人减少清偿能力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减少积极财产;二是增加消极财产。
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合同保全制度在现代民法中的重要意义。该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导致的债权无法实现。合同保全制度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具有外部影响。该制度与合同责任制度和特别担保制度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合同债权的实现,体现
债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两个方面。债的担保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债的保全则涉及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等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转让的权利效力和转让条件等。通过法律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被执行人的土地保全问题。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对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裁定保全被执行人的财产,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土地进行预查封时,需考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是否可分割等因素。此外,债的保全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旨在保护债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