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债务人签收欠款催收函的性质及其后果
时间:2024-03-18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债务人签收欠款催收函的法律效果
债务人签收欠款催收函的含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欠款催收函,债务人签收但未在欠款催收函上签字的行为,仅表示其收到该欠款催收函,并不具备对原债务重新确认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根据上述批复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在债权人催款通知单上签章(签字或盖章)的行为被认定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并受到法律保护。然而,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欠款催收函,债务人虽已签收但未在欠款催收函上签字的行为,仅表示其收到该欠款催收函,并无其他任何法律意义。
重新确认债务的要素
根据批复的规定,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需要满足以下要素:1. 债权人发给债务人的催款通知单必须明确催收到期欠款的内容;2. 债务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而非仅仅签收催款通知单;3. 债务人具备继续履行债务的主观愿望或客观行为。
未签字的欠款催收函的法律意义
然而,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欠款催收函,即使债务人签收了该函件,但未在欠款催收函上签字的行为,仅表示其收到该欠款催收函,并不具备任何其他法律意义。因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务人签收欠款催收函而未在函件上签字,不会对原债务产生重新确认的法律后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追讨债务超过法定时效
我国关于债务追讨的诉讼时效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超过此期限将失去胜诉机会。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双方约定还款期限的按约定计算,未约定的则从债权人应该索要债务时开始计算。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仍有权要求债务人履
-
时效中断的举证问题
时效中断的举证问题,针对现行法律对于被告抗辩时间限制的不明确,导致债务人在一审未提出时效抗辩而败诉,二审中又以诉讼时效超过为由上诉的情况。在审查时效中断问题时,债权人可能主张时效已中断,但债务人常以证据不属于新证据且超过举证时限为由拒绝质证。当前解决
-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对于先履行抗辩权,当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选择不通知对方,未通知不构成合同责任;而对于不安抗辩权,应及时通知对方。对于先履行义务一方存在重大瑕疵或部分履行的情况,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应通知对方,给予对方改正机会,以减小损失。
-
民间借贷超过诉讼时效后的处理方法
-
债权人免除债务都有什么特点和条件
-
借条是不是终身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