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在债权让与时即设定的抗辩权,可以用来对抗新债权人。这种抗辩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双方订有合同但债权尚未实际产生;债务人已履行债务,债务已消灭;债权人在合同中有过错,导致债务人不能按原合同履行支付义务;原合同违反法律无效,无法继续履行;同时履行抗辩权等。这些抗辩事实通常不要求在债权让与时已经发生,只要在债权让与时该抗辩的法律原因已经存在,或者说只要抗辩事由发生的基础在通知时存在即可。即使在让与通知到达后发生的情况也构成对新债权人的抗辩。例如,即使时效期间届满发生在债权让与后,债务人仍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时效届满的抗辩。债务人可以在接到让与通知时主张对让与人的抗辩权,但在《德国民法典》中,对此抗辩权利有一个限制的例外。根据该法典第405条规定,如果债务人已经制作了债务证书,在出示该证书之前不得对新债权人主张债的关系的缔结或债的关系的承认是虚假的,或者主张与原债权人有不得让与的债权的约定,但新债权人明知或可知债权让与事实的除外。
我国法律不承认债权让与的无因性和独立性,因此作为债权让与基础行为的债权让与合同是否合法有效直接影响债权让与行为的法律效力。如果债务人认为债权让与的基础行为即让与合同无效,可以随时援用予以抗辩。
在让与人与受让人签订债权让与合同后,但在让与通知到达债务人之前,债务人享有一定的抗辩权。首先,债权人让与债权后本应不再享有让与债权,但债务人在不知让与期间仍可以有效向原债权人支付,并与其进行关于债权的法律行为,例如约定清偿期限、免除或代物清偿,也可以单方主张抵消。例如,《法国民法典》第1691条规定,“债务人在让与人或受让人向其通知转让之前,已向让与人清偿债务,其所负义务即告有效解除。”其次,根据《德国民法典》第407条第2款规定,债务人在知悉让与之前如被原债权人起诉,而在债务人于起诉时已经知悉让与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通过这种让与进行辩护,使诉讼归于消灭。这样的判决也对新债权人产生效力。此外,对于在债务人知悉让与之前进行的支付,债务人享有选择权。债务人可以选择对新债权人主张已经向原债权人支付的抗辩,也可以因为这种支付并非应由自己承担的支付而向原债权人主张请求返还。
中国票据抗辩权的相关规定,包括其限制和种类。票据抗辩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但需要进行限制以保证票据流通性。《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作出了具体规定。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两大类,前者基于票据本身的问题,后者基于债务人与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抵消权的定义、条件和抵消通知的要求。当合同双方互负债务时,可以进行债务抵消,即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清偿,实现债务消灭。债务人主张抵消权需满足多种条件,如双方互负债务、债权均已到期、债务同种类或同一性质等。同时,债务人发出抵消通知时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