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的住所发生变更,包括国内迁移和国内向国外迁移。如果债务人的住所在保证合同签订之前已经变更,债权人应当承担债务人住所变更可能引起的不利后果。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时,重大困难一词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需要法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明确为重大困难的情形。如果债务人虽然迁移到国外,但在国内有财产且容易执行,保证人仍享有先诉抗辩权。其他重大困难情形需要根据保证法和先诉抗辩权的立法意图及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当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时,债务人无法清偿全部到期债务,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对债权人不公平。根据我国规定,破产案件受理后进入破产程序,其他民事执行程序被中止,债权人无法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因此不具备行使先诉抗辩权的必要条件。
保证人可以行使或放弃先诉抗辩权,因为先诉抗辩权是保证人的一项民事权利。放弃先诉抗辩权可以在合同订立时载明,也可以在合同订立后明确表示。国外一些相关法律规定明示或默示都可以,而我国法律只承认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先诉抗辩权。一旦保证人以书面方式放弃先诉抗辩权,就不能再行使此项权利。如果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义务,而保证人未拒绝并履行了义务,则视为放弃了先诉抗辩权,不能事后以抗辩权为由请求返还。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情形。在合同双方互负债务且未约定履行顺序时,一方要求履行时,对方有权拒绝;在异时履行的双务合同中,先履行一方未履行债务时,后履行一方可行使不安抗辩权;若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未履行,后履行一方同样有权拒绝。不安抗辩权的行使需根据具体情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对于先履行抗辩权,当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选择不通知对方,未通知不构成合同责任;而对于不安抗辩权,应及时通知对方。对于先履行义务一方存在重大瑕疵或部分履行的情况,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应通知对方,给予对方改正机会,以减小损失。
先履行方的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时如何保护先履行方的利益。文中介绍了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通过比较两者,分析我国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立法选择。不安抗辩权的发生需满足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和履约能力丧失或可能丧失两个要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包括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后履行方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等。同时,也介绍了不当得利和代位权的成立条件。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遇到法律难题时能找到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