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权案例分析之同时履行抗辩权
时间:2024-07-01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一件关于抗辩权的例子,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详细分析,以及透过这个案例的案情所引发的一些法律知识上的延伸,是对同时履行抗辩权最好的诠释,也是对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使用做了最恰当的展示。为做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朋友提供了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抗辩权案例分析:同时履行抗辩权
案情介绍
XX年1月,甲、乙公司签订了一项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同年9月1日向乙公司交付房屋100套,并办理登记手续,乙公司则向甲公司分三次付款。在签订合同后,乙公司按期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然而,在付款日期之后,乙公司未能履行剩余款项的支付义务。甲公司以乙公司违约为由诉至法院,而乙公司则以甲公司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为由抗辩。
涉及的法律问题
本案涉及到同时行使履行抗辩权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案情分析
在本案中,甲公司未按期办理房地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构成了违约;而乙公司也未按期支付剩余款项,构成了履行迟延。然而,乙公司按期支付了第一期、第二期款项共5千万元,并无违约情形,因此,甲公司无法行使后履行抗辩权,其未按期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属于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然而,对于乙公司而言,根据合同约定,第三期款项的支付与甲公司交付房屋并办理房产所有权移转登记手续是应当同时履行的义务。由于房屋属于不动产,除了交付标的物的义务外,还应完成产权移转登记。因此,办理登记是房屋买卖合同的主给付义务。在本案中,由于甲公司未办理登记手续,房屋的所有权未能发生移转,买受人无法获得房产的所有权。根据《合同法》第66条的规定,乙公司有权拒绝支付剩余款项。
详细解读延伸分析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他方未履行对待给付之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必须符合以下构成条件:1. 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即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产生。2. 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之间具有对价或者牵连关系。3. 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都已届清偿期。4. 对方未履行与己方债务有牵连关系的债务,且对方的对待履行是可以履行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延期的抗辩权,没有消灭对方请求权的效力,仅使对方请求权延期。同时履行抗辩权应由当事人自行行使,法院或仲裁机构不能主动适用。同时,应将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与双方违约加以区别。双方违约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分别违背了自己的合同义务,应各自承担责任。双方违约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方依据法律和合同规定应履行义务,双方都违反了合同规定的义务,双方均无正当理由。通过以上案例的详细解析,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使用范围,了解其法律效力和构成要件,为正确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提供基础。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例分析:后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行使问题
一个关于后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行使问题的案例分析。某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因供应的绿豆不符合合同标准,引发争议。在分析后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时,涉及了合同的履行顺序、违约责任以及后履行抗辩权的行使限制等方面。文章强调了后履行抗辩权的重要性,并指出
-
担保人行使先诉抗辩权的要点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
-
抗辩权的定义
抗辩权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学术上对抗辩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而我国的《担保法》则明确了狭义上的抗辩权。文章将重点讨论狭义上的抗辩权,包括不同种类的抗辩权如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权、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等。
-
抗辩权的种类与区别
-
抗辩权的定义和类型
-
债务纠纷证据的种类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