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认定代位权成立之前,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权利虽受限制,但并未丧失。如果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但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债务人有权要求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并对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经审查成立的异议,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债权人的起诉。
一旦债权人开始提起代位权诉讼,债务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的诉讼将受到限制,只能对超出债权人行使代位权请求数额的债权部分起诉债务人。受理法院在代位权诉讼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应当依法中止诉讼。无论债务人是否参加诉讼,代位权诉讼的裁决都对债务人产生影响。
一旦代位权成立并且债权人胜诉,债务人与债权人、次债务人之间的相应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将全部或部分消灭。如果债权人的债权未能全部得到偿还,债权人仍可就剩余部分向债务人行使请求权。而如果次债务人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之后仍有余额,债务人则可向次债务人主张。
相关知识:
对于次债务人来说,无论是债务人自己行使权利还是债权人代位行使权利,次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和利益都不受影响。因此,次债务人可对债务人的一切抗辩向债权人主张,如不可抗力抗辩、诉讼时效抗辩、同时履行抗辩、不安抗辩、权利瑕疵抗辩等。但这种抗辩应限于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之前产生的事项。一旦代位权行使后,第三人因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取得对债务人的抗辩权,不得以此对抗债权人,因为此时债务人已丧失了处分权。
然而,如果第三人因对债务人的清偿而取得债务消灭抗辩权,则可以对抗债权人。但第三人对债权人的抗辩不得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对抗债权人。债权人在向第三人行使代位权时必须通知债务人,通知后第三人对债务人开始有抗辩权。
债权代位权的归属和行使条件。首先,债权人需要对债务人享有合法债权;其次,债务人须对第三人享有权利;第三,债务人必须怠于行使权利;第四,债务人已陷于迟延;最后,行使代位权有保全债权的必要。这些条件共同构成了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条件。
行使代位权的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在代位权诉讼中,费用通常由败诉方承担,但双方可通过和解或调解解决纠纷时约定分摊费用。此外,《民法典》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同时,也讨论了代位权行使的法律后果以及债权未到期能否行使代位权的法律依据。
债权未到期能否行使代位权及其法律依据。当债务人对于第三人的债权面临风险时,为保障债权人利益,法律允许其提前行使代位权。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包括径直行使和通过诉讼方式行使,其中诉讼方式更为严谨,旨在防止债权人滥用权利并保护第三方权益。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法债务关系、债务人享有对第三人的债权或返还请求权等现实权利、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且给债权人造成损害等。同时,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代位权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