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可以通过诉讼外请求或者提起诉讼来实现追偿。
(2) 如果债务人破产,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有权申报破产债权,并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
(1) 在保证范围内,保证人承担的保证责任越大,就有权追偿的数额越大。
(2) 如果保证人自行履行保证责任(即不援用债务人的抗辩权或超出债务人的数额承担保证责任),其实际清偿额大于主债权范围的,保证人只能在主债权范围内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担保追偿权是指担保人在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后,享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根据担保追偿的定义,追偿权必须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之后才能行使。如果担保人没有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担保人不能要求债务人提前偿还。
根据《担保法》第三十二条和《企业破产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当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的破产案件后,债权人未申报债权,保证人可以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优先行使追偿权。如果保证方式为连带共同保证,各保证人作为一个主体申报债权。
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需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担保法解释》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担保人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为自保证人向债权人承担责任之日起2年内。同时,《担保法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时,担保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如果担保人未主张上述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承担保证责任后,除非主债务人同意支付,否则不能行使追偿权。
综上所述,担保人一般在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之日起2年内行使追偿权,并需注意主债务的诉讼时效限制。当然,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也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规定。
1. 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后,债权人有义务先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如果债权人放弃或怠于行使权利,导致该财产无法被执行清偿,根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可以请求法院在提供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这从实质上保障了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2. 担保法明确规定:“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同时中止。”也就是说,当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时,起诉保证人的诉讼时效也同时中断或中止。这保障了主债权人先起诉主债务人,等待判决后再起诉保证人,从而保护了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的行使。
根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但在判决书中应明确,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履行债务的情况下,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担保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从向债权人承担责任之日起计算,主债务诉讼时效届满后,担保人可主张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同时存在保证人优先行使追偿权的例外情形。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需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如果未主
民间借贷中担保人的保证期限问题。担保人的保证期限由借款双方在合同中约定,若未明确约定,则最长为六个月。在保证期间内,如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担保人可免除责任;若债权人已采取法律行动,则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这些规定对于保护担保
在债务无法完全清偿时,人民法院对抵押担保人的其他财产的执行权利,以及担保物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关系。当抵押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法院可查封、扣押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担保法与物权法在抵押权行使方面存在差异,担保法解释允许在主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两年内仍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保证人追偿权的规定。根据该规定,保证人在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后,有权向其他保证人追偿,不受债权人是否向未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主张过保证责任的影响。担保人行使追偿权的条件包括已经承担担保责任、不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以及承担担保责任时主观上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