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抵押 > 抵押权 > 机动车抵押的材料是什么

机动车抵押的材料是什么

时间:2023-10-2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01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和日常经营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抵押的时候,抵押是我们进行借款的一种方式,而在进行抵押的时候不同的抵押物也是有不同的规定的,需要出具什么材料,还有相关交付的规定等,都是不一样的,在手心律师网中有很多相关抵押的只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了解,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解决一下汽车抵押需要一些什么材料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一般汽车抵押所需材料

1.身份证

借款人需提供二代身份证,非本地户籍还需提供居住证。

2.银行借记卡

借款人需提供本人的银行借记卡。

3.机动车登记证

借款人需提供当地车管所核发的正式机动车登记证,若为按揭车辆且未取得登记证,可不提供。

4.机动车行驶证

借款人需提供当地车管所核发的正式机动车行驶证。

5.车辆备用钥匙

借款人需提供车辆备用钥匙(1把)。

6.车辆保险保单

借款人需提供有效期在抵押贷款期间内的车辆交通强制责任保险和车辆商业保险保单的原件。

二、具体手续流程

1.提交申请

借款人提交抵押贷款申请。

2.车辆评估

对抵押车辆进行评估,确定价值。

3.风控审核

进行风险控制审核,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4.签署协议

借款人与贷款机构签署抵押贷款协议。

5.办理车辆相关手续

办理车辆抵押登记等相关手续。

6.放款

贷款机构将贷款金额放款给借款人。

三、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又称“抵押放款”,是某些国家银行采用的一种贷款方式。借款方需提供抵押品作为贷款的担保,以确保贷款到期能够偿还。抵押品通常为易于保存、不易损耗和容易变卖的物品,如有价证券、票据、股票和房地产等。贷款期满后,若借款方未按时偿还贷款,银行有权将抵押品拍卖,用所得款项偿还贷款。剩余款项将归还借款人。若拍卖款不足以清偿贷款,借款人需继续偿还。

四、车辆抵押

汽车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或第三方的汽车或自购车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或汽车消费贷款公司借款的一种贷款方式。汽车抵押贷款主要用于汽车消费。(然而,由于汽车贬值快、交通事故可能影响车辆价值,金融机构很少以汽车作为唯一抵押方式发放贷款。)汽车抵押借款服务平台“宜车贷”的出现为拥有私家车的人群提供了一种短期融资借款新途径。在宜车贷,客户可以将自有车辆的所有权作为抵押物,获取短期融资需求。宜车贷突破传统车辆抵押借款模式,提供“无需押车”服务。申请车贷者仅需在抵押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后,即可继续使用车辆,无需像传统车辆抵押借款那样将车辆质押。这样,借款人不会因为车辆被质押而丢面子或导致出行不便,同时最快可在当天获得资金。

在企业经营中,经常会遇到资金周转不足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采取抵押措施来帮助资金周转。抵押是对对方的保证措施,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双方在进行抵押时需了解相关规定和法律条件。如实在不了解,可咨询相关法律专业人士。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抵押物的出售问题

    抵押物的出售问题,指出在抵押期间抵押物不能买卖,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才能转让,并强调了抵押物转让的通知义务。若转让价款明显低于抵押物价值,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提供担保。转让所得价款需提前清偿债权,剩余部分归抵押人所有。

  • 抵押合同的无效情形

    抵押合同的无效情形。具体有四种情况: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时全部财产抵押给其中一人,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对国有企业关键设备等进行抵押,破产企业破产前将未抵押债务设抵押,债务人与个别债权人串通抵押大部分财产。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抵押合同需书

  • 签订抵押担保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是否有效

    抵押担保合同未办理抵押登记时的效力问题。根据《物权法》规定,即使未办理抵押登记,合同依然有效,抵押人有协助办理登记的义务。债权人享有登记请求权和担保请求权两种请求权,可根据情况选择行使。抵押人未履行义务需承担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和担保义务等责任。

  • 抵押的房产是不是可以过户

    抵押的房产是否可以过户的问题。在完成房地产所有权证书的抵押手续后,抵押的房产仍然可以过户,抵押人有权合法处置抵押物。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房产过户律师的收费标准和咸阳房产过户给子女的流程及手续费。在办理过户时,需进行赠与公正,并准备相关证件和资料办理产权

  • 汽车抵押贷款利率一般多少
  • 抵押贷款银行起诉到拍卖要多久
  • 是否有抵押担保
抵押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