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借款协议过了诉讼时效的,出借人主张利息的,借款人可以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拒绝支付利息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但是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如果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如果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则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如果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义务,则不得请求返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款合同达成还款协议。根据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受法律保护。
2、如果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出借人可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出借人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借款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尽管借款人的法律地位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借款人仍然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总比毫无办法强。
3、如果在3年之内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过权利,并且有证据证明,那么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诉讼时效自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甲、乙、丙、丁四方在借款合同中的关系和责任。乙方因借款需求,丙方和丁方作为保证人,提供了连带共同保证担保。合同中详细说明了借款金额、期限、还款方式、利息计算方式和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对保证条款进行了风险提示。
依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借款协议过了诉讼时效的,出借人主张利息的,借款人可以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拒绝支付利息的。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第一百
(一)写借条,注意别把借条写成欠条。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的凭证,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二)写借条,注意写双方约定的利息和利率。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践中却有很多出借人往往不知道“诉讼时效”的概念。理论界对借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问
借条被改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是否构成实质性的影响。对于增加的利息部分,是无效的。而对于借款本金,并无实质性的影响,故本金部分是有效的。要看借条写的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三年。根据有关规定,如果是债务纠纷,只要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