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以下简称《查封、扣押、冻结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就财产保全的期限问题,分三类作了规定,第一类为冻结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最长期限为六个月,第二类为查封、扣押动产的最长期限为一年,第三类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最长期限为二年。其未就保全到期债权的期限作出明确规定,也未明确说明保全到期债权应列入上述三类中的哪一类。因财产保全裁定自被人民法院作出时即具有法律效力,故做出裁定是应对财产保全的期限予以明确。
但对于保全到期债权的期限应列入上述三类中的哪一类,进而执行哪一个期限,以及保全到期债权应否设定期限的问题,法律并未做出明确规定。有的法官认为,到期债权既然是已经到履行期限的债权,其表现形式为货币数额形式,且数额确定,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履行,这类财产的流动性强,应当归入其他资金类中,执行不超过六个月的保全期限。
有的法官认为到期债权虽然是债权人已经可以行使的债权,但该项财产的实际数额,与债务人的偿债能力、资金状况、信用程度等都有很大关系,债权人收回债权的难易受不特定因素的影响较大,这与资金类财产的性质有一定的区别,在其不宜被列入动产或不动产的情况下,应归类为其他财产权,执行不超过二年的保全期限。
还有法官认为,财产保全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效判决的执行,同时也设定了申请人提供担保等保全错误时的补救措施,对保全设定期限,既不利于保全制度设立目的的实现,又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浪费了司法资源,从制度的设定方面看也没有这个必要。其实对到期债权保全的期限不可一概而论,应结合具体情形确定。
合同法中的中止履约权和合同解除权。根据立法本意,当事人享有这两项不安抗辩权利,其中中止履约权的行使条件是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可能无法履行债务。在一定条件下,不安抗辩权还可以转化为消灭的抗辩权,权利人可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权,消灭对方的履行请求权和合同关
债的保全和担保的相关内容。债的保全允许债权人采取措施保护自身权益,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导致的风险,包括代位权和撤销权。担保则是在经济活动如借贷、买卖等中,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提供的保障债权实现的担保合同。债的担保分为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两类,旨在保证特定
依法行使抵押权的条件和特别约定,以及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抵押权人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行使抵押权,同时建议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时增加特别约定以保护抵押权人利益。不安抗辩权的行使需满足后给付义务人履行能力明显降低等条件,先履行义务人需提供充足证据,并且债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它适用于双务合同,在异时履行的情况下更为常见。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只有在先履行方的债务已届清偿期,并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才能成立。满足条件时,后履行方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暂时中止合同履行并要求先履行方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