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基于同一双务合同
双方当事人因同一合同互负债务,存在履行上的关联性和对价关系。单独的务合同没有对价关系,因此不会发生后履行抗辩权。如果当事人互负的债务不是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也不会发生后履行抗辩权。2. 由一方当事人先为履行
在双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履行通常有先后之分。这种履行顺序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法律或合同未明确规定履行顺序,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履行顺序。只有当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时,后履行抗辩权才会发生。3. 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
满足以上条件后,后履行抗辩权才会发生。即使应当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后履行一方仍然享有不履行或部分履行的权利。但是,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能行使后履行抗辩权。行使后履行抗辩权会使后履行一方暂停履行自己的债务,但不会消除对方的请求权,也不会终止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如果先履行一方恢复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将违约变为适当履行后,后履行抗辩权就会消失,后履行一方仍需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行使后履行抗辩权导致合同履行延迟,不会影响后履行方主张违约责任的权利。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后,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文章详细阐述了诉讼时效的认定方法,包括时效期间的起算、分期履行债务的情况、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请求权和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对于先履行抗辩权,当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选择不通知对方,未通知不构成合同责任;而对于不安抗辩权,应及时通知对方。对于先履行义务一方存在重大瑕疵或部分履行的情况,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应通知对方,给予对方改正机会,以减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