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额抵押担保是指在一定期间内,抵押人与抵押权人达成协议,在最高债权额度内,以抵押物作为担保,对连续发生的债权进行担保。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最高额抵押担保的构成要件包括:
(一) 原因交往合同:原因交往合同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就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债权债务的总合同,具有连续和不特定的特征。
(二) 最高限额:最高限额是最高额抵押担保的最大范围,由债权人与债务人约定,抵押物所担保的债权的最高限额。
(三) 决算期:决算期是指确定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的时间,因为最高额抵押权在设定时仅确定了一个范围,在一定期间内,债权额可随时发生变化,所以需要设定决算期。
有学者认为最高额抵押权具有独立性,理由如下:
(1) 被担保主债权的不确定性: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一系列债权中的单个债权发生消灭不影响最高额抵押权的存在。
(2) 最高额抵押的决算期届至前,所担保的债权中的单个债权发生转移,最高额抵押权也随之转移,而被担保的债权可以与最高额抵押权相分离进行单独转让。
然而,最高额抵押权的独立性是相对的,一旦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债权确定,最高额抵押权就变为从属于特定债权额的担保物权,与普通抵押相同。
最高额抵押与一般抵押的最大区别在于被担保债权的特定性。一般抵押是在具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形成后为该特定债权设定的担保,而最高额抵押权是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债权设定,这些债权有可能成立,也有可能永远成立不了,并且这些债权债务关系即便成立,也处于不停的增减变动之中,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只有在被担保的主债权确定时,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主债权才能具体化为一个确定的数字。
质押的法律要求和程序,包括登记书的填写要求。申请人必须使用标准A4纸张和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来填写登记书。这是质押程序的重要部分,以确保法律要求和程序得到正确执行,保障相关权益人的合法权益。
抵押担保合同的内容。合同中,甲方提供抵押物作为担保,乙方为抵押权人。合同详细规定了抵押物的内容、贷款金额及期限、抵押物的保管与保险、违约行为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等。在特定情况下,乙方有权提前处分抵押物实现抵押权。若甲方违约,应支付违约金并赔偿损失。
质押和抵押两种担保方式的区别。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转移担保财产的占有,在占有形态、赔偿责任、处置权、标的物和担保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同。质押涉及将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而抵押则是通过财产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所以抵押物失效的,抵押担保也失效。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最高额抵押权得除斥期间,但依照我国其它法律规范中关于除斥期间届满后,权利即消灭的规定,在除斥期间届满后抵押权人应无权要求抵押人承担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