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有哪些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有:与银行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性质的限制、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较大。
一、中小企业与银行方面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并不亲自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它与资金的使用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困扰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首要问题。所谓信息的不对称是指投资方和融资方存在着信息方面的差异。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融资方掌握着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而投资方掌握的信息量比较少,缺乏真实性、可靠性,使投资方承担更多的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不可能全面的掌握每一个中小企业的全面信息。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透明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使贷款单位资金监管成本提高,金融机构为了降低资金风险往往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形成“逆向选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在正式的债务市场,中小企业债务融资方面存在一定的市场失效。
二、企业经营性质的限制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同时中小企业数量多、类型复杂、单个贷款规模小,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如调查、评估、监督等都大致相同,结果导致银行的贷款单位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对于银行从节约经营成本和监督费用的“经济性”出发,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量而分散的贷款。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频率高,时间短,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困难,另外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行为短期化,发展战略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积极性不高。
三、市场利率和汇率变动较大
企业筹措资金,可能面临利率或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是企业筹资风险的诱导。当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利息率不断提高,使得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增加。并且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小,贷款比较频繁,较高的贷款利率在增加融资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反之当国家实行“双松”政策,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量增加,贷款利息率不断降低,企业筹资的资金成本降低,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同样,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动也给企业带来了外币的收付风险。
合同法中的中止履约权和合同解除权。根据立法本意,当事人享有这两项不安抗辩权利,其中中止履约权的行使条件是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可能无法履行债务。在一定条件下,不安抗辩权还可以转化为消灭的抗辩权,权利人可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权,消灭对方的履行请求权和合同关
依法行使抵押权的条件和特别约定,以及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抵押权人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行使抵押权,同时建议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时增加特别约定以保护抵押权人利益。不安抗辩权的行使需满足后给付义务人履行能力明显降低等条件,先履行义务人需提供充足证据,并且债
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它适用于双务合同,在异时履行的情况下更为常见。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只有在先履行方的债务已届清偿期,并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才能成立。满足条件时,后履行方可以主张不安抗辩权,暂时中止合同履行并要求先履行方采取
先履行方的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时如何保护先履行方的利益。文中介绍了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通过比较两者,分析我国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立法选择。不安抗辩权的发生需满足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和履约能力丧失或可能丧失两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