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风险
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性质来说,它可以说是虚拟的商业银行,因为平台的提供服务时聚集了大量的用户资金或者发行了大量的电子货币,客观上已经具备了某些银行的特征。
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是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而第三方支付吸收用户资金并不能看做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更是无从谈起,它不具有法律规定的银行主体资格,因此不能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当成是商业银行,更不能以监管商业银行的标准来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
央行2010年6月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明确将第三方支付平台定位为非金融机构,对其监管标准、准入条件的设置标准均低于商业银行,以利于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这导致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比如沉淀资金使用混乱,从而形成资金安全隐患,并可能引发支付风险和道德风险。
公司解散后股权转让的履行问题。指出在公司解散程序未完成的情况下,只要公司的法人资格尚未消失,股东仍享有相关权利,包括股权转让。文章还介绍了公司解散的条件,包括请求解散的主体资格、经营管理的严重困难情形、公司僵局及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公司僵局的情况。
合伙协议效力的认定方法,包括根据书面合伙协议、口头合伙协议和经营活动、合伙条件和主体资格的限制进行认定。同时,签订合伙协议时需要注意约定合作伙伴的职责、明确合伙投入比例和利润分配方式、建立合作方的退出机制以及建立商业信任等问题。
特许经营合同的签订过程及关键条款。文章强调了特许方的主体资格、经营能力的重要性,并提醒加盟者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审查特许方的资质。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加盟条款、双方权利和义务、登记商标的使用以及商品供应等关键内容,提醒加盟者注意保证金退还、加盟费及设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风险、结算和虚拟账户资金利益归属风险、沉淀资金流动性风险、非法转移资金和洗钱风险以及信用卡套现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产生金融风险和损失。同时,对于非法资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