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保险法》第52条的规定,人身保险合同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合同。在人身保险合同中,保险利益体现为投保人对自己的寿命或者身体所具有的所属关系,以及与他人之间所具有的亲属关系或者信赖关系。
从法律角度来看,人们对自己的寿命和身体享有的权利是人类在自然状态就拥有的自然权利,具有强烈的专属性。这种权利排除了他人的干涉,不需要他人的意志和行为介入,也无需征得他人的同意就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行使。尽管人们在国家状态下让渡了一部分权利,但是对于关乎生存的自然权利,不仅不可限制和剥夺,也应该完全不允许他人来干涉。
然而,无因管理作为法律对“干涉他人之事为违法”规定的例外,是法律为鼓励行善而对人类道义行为进行嘉奖的产物。相对于先于法律存在的自然权利而言,无因管理并没有适用的空间,这是其应有的合理性。在当前提倡“人权”的国际环境下,将出于无因管理行为投保的人身保险合同一概认定为无法切实保障公民的自然权利,符合国际潮流趋势,有利于国际交流。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50条的规定,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目前的《保险法》中并没有单独列出责任保险合同,而是将其放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进行规定。责任保险利益的概念与根据法律利益理论产生法律责任类的保险利益相关联。
一个人可能对许多个人负有潜在的侵权责任。对于那些有潜在侵权责任的人来说,投保责任保险以保护自己免受他人责任侵害具有保险利益。根据法律,侵权行为是不适用代理的,因此责任保险合同中所蕴含的侵权责任也不应由他人代为管理。
然而,当管理人与被保险人具有某种关系或者与保险标的物有某种关系时,可能使得投保人要负有替代责任,这时仍然存在保险利益的存在。例如,父亲已经将汽车的所有权转让给儿子,尽管父亲不是所有权人,但根据家庭车辆原则,他仍然对潜在的责任负有一定责任,因此具备订立责任保险合同所需的保险利益。在保险人承保后,其将负有危险承担义务。
关于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的若干问题,包括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投保人的告知义务及保险人的提示、说明义务等。对于保险合同成立与生效方面,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阐述了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处理方式。在投保人告知义务方面,明确了投保人在何种情况下可免除其如实告知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包括自然消灭和人为消灭两种情况。自然消灭是由于事务本身性质所决定,经过一定时间后自然消失;人为消灭则是由于管理人或他人的行为导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无因管理债务的消灭原因,包括管理人意志改变、受益人委托管理人管理、管理
《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的相关内容,该司法解释自6月8日起开始实施。司法解释主要就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包括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合同订立、投保人的告知义务等方面的内容,以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解释涉及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的保险赔偿、保险合同签字问题、保险人承保条件、投保人的告知义务等方面。解释旨在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