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留置质物的权利
根据债权人的权利,在债务人偿还债务之前,债权人有权留置质物,以等待债权的实现。
2. 收取孳息的权利
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产生的孳息,即质权人有权进行孳息的收取。然而,质权人并不因此获得对孳息的所有权,而只获得对孳息的质权。孳息可以是金钱或其他物品。根据《担保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所产生的孳息。如果质押合同有其他约定,按照约定执行。收取孳息时应先用于抵扣收取孳息的费用。
3. 救济质权损失的权利
根据《担保法》第七十条规定,如果质物可能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的权益,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未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商将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交给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保管。
4. 优先受偿权
质权人对质物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根据《担保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商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质物。质物折价或拍卖、变卖后,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此外,质权因质物灭失而消灭。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视为出质财产。
1. 保管质物的义务
质权人占有质物,自然应承担保管义务。根据《担保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质权人有义务妥善保管质物。因保管不善导致质物灭失或损坏的,质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2. 提存质物的义务
根据《担保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前段规定,如果质权人不能妥善保管质物可能导致质物灭失或损坏,出质人可以要求质权人将质物提存。
3. 返还质物的义务
根据担保法规定,质权人有两个方面的返还质物义务:(a)债务人适当履行债务时,质权人应返还质物;(b)出质人提前清偿质权担保的债权时,质权人应返还质物。
流押条款与流质条款的区别。流押条款是抵押合同中关于未清偿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约定,被认为是无效的。流质条款则是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债务未履行时质押物归质权人所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抵押权和质权的本质差异,抵押不转移占有权,质押则需转移质押物的占有。同时,
动产质押的法律要求。动产可以作为抵押财产进行质押,质押过程是将动产转移给保证人占有。申请企业需提交质物清单、所有权证明、评估材料和质押声明书等反担保资料。质押操作程序因质押方式而异,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不同类型质押物的质押率有限制,例如可转让动产
公司增资扩股协议的各个方面,包括公司的名称、注册地址、组织形式、股东信息、公司宗旨与经营范围等内容。协议详细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股权分配、利益分配、参加股东会议等权利,以及遵守公司章程、按期缴纳出资等义务。同时,还涉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
普通债权质押设定的要点,包括质押合同的订立、权利质权的公示、通知第三债务人等方面。质押合同需书面约定债权性质、债务人名称等内容。权利质权需公示,可通过交付权利凭证或登记等方式进行。对于普通债权质押,质权人应在合同中约定质押人交付债权证明文件的义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