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跟拾得遗失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不当得利跟拾得遗失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时间:2024-05-04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506
如果自己在路边捡到了钱的话,只要不是非法占有的话,这个应当是属于的拾得遗失物,如果是出于非法占有的行为,那么就是属于不当得利,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当得利与拾得遗失物之间的关系

一、拾得特定物

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不当得利、侵权行为和无因管理等是债务产生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不当得利和拾得遗失物产生的债权债务有相似之处。具体来看,不当得利的四个要件包括一方获利、一方受损、获利和受损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以及获利没有合法依据。与此类似,拾得遗失物也涉及到一方获得财物、一方失去财物、获得和失去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以及获得没有合法依据。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这两者容易混淆。

在对拾得遗失物的归属问题上,我国采用了罗马法的拾得人不取得拾得物所有权的原则。换句话说,无论遗失物流转到何方,所有人都不会丧失对其所有权。然而,由于遗失人已经失去对物的占有,因此遗失人会遭受损失。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如果不履行招领公告等法定义务并拒绝归还,那么他的行为就构成了导致遗失人受损的原因。同时,他的拒不返还行为也侵犯了遗失人的物权。

在这种情况下,拾得遗失物产生的债权债务是侵权债和不当得利债的复合。遗失人可以选择依据物权请求权或债权请求权中的一种来行使权利。然而,由于物权请求权具有优先适用性,因此遗失人应该依据物权请求权行使权利,并有权要求拾得人赔偿损失。

如果拾得人在拾得遗失物后导致该物灭失,那么因为标的物的灭失使所有人丧失了基于该标的物的所有权,无法再行使物权请求权。此时,遗失人只能依据不当得利债行使债权请求权(例如,当遗失物被善意第三人转卖并立即取得时),或者依据侵权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二、拾得种类物(以货币为例)

对于货币这样的拾得物,由于持有货币的人即为权利主体,拾得人拾得货币即取得了该货币的所有权。而遗失人从遗失时起就已经失去了对该货币的所有权,只能依据不当得利行使债权请求权。

至于其他种类的拾得物,由于容易因混合等原因导致遗失人的物权消灭,因此也常常会因特定原因而依据侵权或不当得利行使债权请求权。当然,如果这些拾得物仍由拾得人持有且没有发生变动(例如,拾得人拾得面粉但没有转移或改变等),遗失人完全可以依据物权请求权行使自己的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不成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投资不成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阐述了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包括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同时,根据最新资讯,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说明了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 公信效力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

    公信效力在善意取得中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善意取得中的几个要素:一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二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三是有偿转让交易行为;四是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文章强调在完成公示的前提下,善意取得才能成立,并且针对不同财产类型(动产和不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的归还义务和拒不归还的处罚,以及不当得利的定义和返还义务。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拒不归还则可能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受益人有返还义务,返还范围视其是否善意或恶意而定。

  •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善意取得是当无权处分人将财物转让给第三人时,若受让人善意取得该财物,则获得所有权,而原权利人失去所有权。原始取得则是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物权,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愿。善意取得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出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善

  • 不当得利是违法行为吗
  • 网络不当得利管辖是哪个机构
  • 银行账户因电脑故障多出2万元是不当得利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