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不当得利侵权纠纷怎样处理

不当得利侵权纠纷怎样处理

时间:2024-08-1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621
我们知道不正当的理由,获得利益,构成不当得利。关于不当得利侵权之后的纠纷是怎么处理的?不当得利的后果又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民法中对于不当得利之后的处理有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呢?接下来就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去看看。

不当得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方式

一、返还财产

在不当得利侵权纠纷中,受益人应当返还所获得的全部财产,包括原受利益及其孳息。如果双方有约定,应按照约定进行返还;如果没有约定,则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一) 如果所获得的财产是特定物品,应当返还原物;如果原物被丢失或损坏,则应进行折价补偿。

(二) 如果财产是种类物品,但已经丢失或损坏,那么应当返还同类物品或进行折价补偿。

二、返还义务的限制

在受益人获得利益时,如果他不知道没有法律上的原因,那么他只需要承担返还请求权提出时的现存利益。现存利益是指受益人所获得的利益扣除以下项目后的余额:

(一) 受益人因为领取和保存所获得的利益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和有益费用。

(二) 受益人因为相信所获得的利益无需返还,而将自己的财产转让给他人所遭受的损害。

(三) 受益人原本拥有的权利因为获得利益而消失或减少所遭受的损害。

(四) 因为所领取的物品本身的性质或瑕疵,直接对受益人所领取的财产造成的损害。

三、知情返还义务

在受益人获得利益时,如果他明知道没有法律上的原因,那么他应当将所获得的利益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一同返还,并且如果造成了损害,还应当进行赔偿。

如果受益人在获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法律上的原因,但后来得知了,那么他应当返还他得知之前的现存利益,并且还要加上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一并返还,并且如果造成了损害,还应当进行赔偿。

受益人为获得利益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可以在所获得利益的范围内主张扣除,而为保存利益所支出的有益费用可以在受益人返还时现存的增加额度内主张扣除。

四、返还主张

如果善意受益人将应当返还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并且声称所获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那么利益受损人可以基于物权的追及效力向第三人主张返还。

五、选择权

如果因为侵权行为获得利益导致他人受到损害,那么受损人有权选择根据本处理意见要求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或者根据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要求承担侵权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不成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投资不成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法律定义和构成要件,阐述了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包括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同时,根据最新资讯,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说明了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返还不当利益。

  • 公信效力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

    公信效力在善意取得中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善意取得中的几个要素:一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二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三是有偿转让交易行为;四是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文章强调在完成公示的前提下,善意取得才能成立,并且针对不同财产类型(动产和不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的归还义务和拒不归还的处罚,以及不当得利的定义和返还义务。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拒不归还则可能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受益人有返还义务,返还范围视其是否善意或恶意而定。

  •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善意取得是当无权处分人将财物转让给第三人时,若受让人善意取得该财物,则获得所有权,而原权利人失去所有权。原始取得则是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物权,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愿。善意取得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出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善

  • 侵权责任的权利可否让渡
  • 集体土地上种植的树木属于谁
  • 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