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拾得遗失物可以向失主要保管费吗

拾得遗失物可以向失主要保管费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748

拾得人对遗失物所支出的保管费、维持费、饲养费、通知费等必要费用,有权请求权利人补偿。

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

拾得人的权利:

1、费用偿还请求权,拾得人为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可以向领取人主张返还。

2、报酬请求权,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支付承诺的报酬。

3、留置权。领取人局部支付拾得人、保管部门为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或承诺给拾得人的报酬的,拾得人、保管部门可以行使留置权。

4、费用偿还请求权或报酬请求权会因拾得人的恶意侵占遗失物而丧失。

拾得人的义务

(1)报告义务:拾得人拾得遗失物后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保管义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损毁、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3)返还义务:遗失物权利人享有遗失物返还请求权,拾得人应当返还遗失物给权利人。

拾得遗失物的特征

1.遗失物是具体的物。遗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种权利,比如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而且遗失物不能是不能被人控制的物,比如阳光等等。

2.遗失物的界定状态体现在占有。比如甲丢了一只手机,那么这个时候手机被界定为遗失物是因为甲丧失了对手机的占有,也就是说甲丧失了对手机的实际控制。这一点是遗失物区别于埋藏物的最核心的特征。

3.是否丧失意思占有不影响遗失物的认定。所谓意思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据记忆的意思表示而持续的虚拟占有状态。是否丧失意思占有只区别于遗忘物和非遗忘物的遗失物,而不区别于遗失物和其他物的特征。因为遗忘物本来就属于遗失物的一种。比如甲遗忘了背包在公交车上,那由于遗忘,甲丧失了意思占有。但是如果甲无意间丢失了一个背包,那么此时甲在不断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有着意思占有,但该背包依然被认定为遗失物。

4.遗失物的重新占有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比如甲丢了一只手机,如果这只手机之后被甲所找到了,在丢手机至找到手机这一段持续期间内,手机处于遗失物的状态。而这个时候被甲找到了,不用说,甲重新取得了占有权;但是,除非甲能够通过自身的民事行为找回这只手机,如果这个时候手机被乙拾得了,那么不管乙今后做何种行为,收益也好,处分也好,这只手机对于甲来说,自始至终是处于遗失状态的遗失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汇错款给别人报警有用吗

    汇错款给别人时,应该如何采取行动以及报警是否有用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应该优先向银行求助,如果对方拒绝返还款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报警机构一般不会受理此类案件。文章还介绍了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包括取得财产上的利益、他方受到损失、取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存

  • 侵权人多赔偿部分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侵权人多赔偿部分是否构成不当得利的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法通则》明确了不当得利的定义和构成要件,包括一方受益、他方受损、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且没有合法根据。因此,侵权人多赔偿部分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的区别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两者之间的区别。表见代理和善意取得都是为了保护相对人的合理信赖,但二者在相对人的注意义务、适用场景及构成要件等方面存在不同。表见代理涉及代理行为的外观,其构成要件包括无权代理、客观上的代理权理由等,但存在可操作性不足和善意判断不明确

  • 不当得利是什么意思
  • 拿走别人遗忘的东西属不属于不当得利
  • 根据法律规定无主物品如何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