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担保法律法规 > 物权法 > 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权利和义务

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权利和义务

时间:2025-05-0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6792

拾得人的权利:

1. 费用偿还请求权:拾得人可以向领取人主张返还为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

2. 报酬请求权:如果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支付承诺的报酬。

3. 留置权:如果领取人局部支付拾得人或保管部门为保管遗失物所支付的必要费用,或承诺给拾得人报酬,拾得人和保管部门可以行使留置权。

4. 恶意侵占遗失物的情况下,费用偿还请求权或报酬请求权会丧失。

拾得人的义务:

1. 报告义务: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或将遗失物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2. 保管义务:拾得人在将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损毁或灭失,拾得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3. 返还义务:遗失物的权利人有权要求拾得人返还遗失物。

拾得遗失物的特征

1. 遗失物是具体的物

遗失物只能是物,而不能是某种权利,如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此外,遗失物不能是无法被人控制的物,如阳光等。

2. 遗失物的界定状态体现在占有

遗失物的界定是基于占有状态的。例如,当甲丢失了一部手机,手机被界定为遗失物是因为甲失去了对手机的占有,也就是说甲失去了对手机的实际控制。这是遗失物与埋藏物最核心的区别。

3. 丧失意思占有不影响遗失物的认定

意思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据记忆的意思表示而持续的虚拟占有状态。遗失物的认定不受是否丧失意思占有的影响,只与遗忘物和非遗忘物的区别有关。因为遗忘物本身就是一种遗失物。例如,当甲遗忘了背包在公交车上,由于遗忘,甲失去了意思占有。但如果甲无意间丢失了一个背包,在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保持意思占有状态,但该背包仍被认定为遗失物。

4. 重新占有遗失物需要他人的民事行为

例如,甲丢失了一部手机,如果甲之后找到了手机,在丢失至找到手机的期间,手机处于遗失物的状态。当甲找回手机后,重新获得了占有权。然而,除非甲通过自身的民事行为找回手机,如果此时手机被乙拾得,不论乙今后如何处理或处置该手机,对于甲来说,该手机始终是处于遗失状态的遗失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

    机动车转移登记的情况和办理流程,介绍了办理转移登记所需的证明和凭证。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机动车贬值的估算方法,包括实体性贬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主观察法、使用年限法和行驶里程法。

  • 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权利和义务

    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权利和义务。拾得人享有费用偿还请求权、报酬请求权、留置权,但同时也负有报告义务、保管义务和返还义务。遗失物的特征包括具体的物、基于占有状态的界定、不受丧失意思占有的影响以及重新占有需要他人的民事行为。

  •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

    期房被司法拍卖后的处理方式。当被执行人购买的期房被司法拍卖时,竞买人可凭法院司法拍卖文书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房屋登记部门需协助办理,依据《房屋登记办法》规定完成相关手续。涉及人民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要求登记时,房屋登记机构应予以办理并在房屋登

  • 动产和不动产的经济学定义和区别

    动产和不动产在经济学上的定义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法律上的区分。动产是可以移动而不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金钱、器物等;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移动会损害其经济价值的物,如土地和建筑物。动产和不动产可以互相转变。在法律上,得失变更、诉讼管辖及涉外法律适用、税法中

  • 不当得利占有遗失物是什么
  • 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
  • 捡到遗失物品不归还会承担什么责任
担保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