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之债的特定情况有哪些
时间:2024-05-03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根据债的标的不同的,可能分为选择之债和特定物之债,对于选择之债而言,债的标的是可以代替的,选择之债可以约定发生。那么,选择之债的特定情况有哪些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选择之债的特定情况
一、因合意而特定
根据当事人的协商一致,选择之债可以因合意而特定。当事人从多个给付中选择一个作为债的标的,从而明确了给付的内容,使选择之债成为简单之债。
二、因行使选择权而特定
选择之债中,享有选择权的人可以行使选择权,从多个给付中确定一种给付,使选择之债成为简单之债。这是选择之债特定的常见方法。1) 选择权的归属选择权可以归属于债权人、债务人或第三人。根据大多数国家民法的规定,除非法律或当事人另有约定,选择权属于债务人。在选择之债产生时,法律通常规定了选择权的归属;当事人可以根据约定确定选择权的归属;当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约定时,应权衡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利益,选择权应属于债务人。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以一方的意思表示确定一种给付,使债成为简单之债,从而发生法律关系的变动。选择权属于双方当事人时,为非专属权,可以继承,也可以基于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而转让给其他承受人;但当第三人享有选择权时,原则上应由第三人行使,不得转移给他人。选择权与债权有附从关系,一般不得与债权分离而转让。2) 选择权的行使债权人或债务人行使选择权时,应通过意思表示向对方选择的给付,选择的效力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发生,不需要相对人的承诺。如果由第三人行使选择权,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第三人必须向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表示意思,但也有些国家法律规定第三人只需向债权人或债务人中的一方表示意思,比如日本。如果第三人的意思表示同时到达债权人和债务人,选择的效力同时发生;如果第三人的意思表示先后到达债权人和债务人,选择的效力以后一意思表示到达时发生;如果第三人的两个意思表示内容不同,无论同时还是先后到达债权人和债务人,都不会产生选择的效力。选择为意思表示,适用民法关于意思表示的规定。当意思表示存在瑕疵时,比如错误、欺诈、胁迫等,可能导致选择无效或可变更、可撤销。选择权人在选择时可以采用明示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默示的方式。选择的意思表示一旦被对方知悉,就产生了选择的效力,除非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双方同意,否则不能随意撤回或变更。对债权人或债务人行使选择权的,其撤回或变更应征得相对人的同意;对第三人行使选择权的,其撤回或变更应同时征得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同意。
三、因给付不能而特定
给付不能对选择之债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1) 如果在多个给付中发生一个给付不能,但剩余的给付仍有多个可供选择,选择之债仍存在于剩余的给付之上。2) 如果在多个给付中因给付不能只剩下一种给付,由于选择权已无法行使,该选择之债成为简单之债。3) 如果多个给付全部都无法进行,这时适用法律关于履行不能的规定处理。因给付不能而导致选择之债特定的情况,属于前述第二种情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
买受人违约责任的特殊性,其主要涉及拍卖活动中的多方主体。买受人的违约责任仅限于与特定拍卖人之间的关系,遵循严格责任原则。对于违约金与保证金的适用,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之一来追究违约责任。相关法规规定了违约责任的多种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
离婚调解的参与方式
离婚调解和诉讼离婚的参与方式。离婚调解不是强制性的,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参与。诉讼离婚中,当事人可以聘请律师协助,但必须亲自出庭以澄清事实。特殊情况如一方在国外或患病等,可以采取不同参与方式,需向法院提交申请并符合特定条件才能由他人代为出庭。
-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
-
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的区别
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的区别及其在真实案例中的应用。选择之债允许债务人在多种债务标的中选择,而任意之债则无必须选择的义务。案情中,惠xx与王xx的协议属于选择之债,因惠xx未在合理期限内行使选择权,选择权转归债权人王xx。但二审认为,惠xx可选择多种白酒
-
选择之债的期限限制
-
区分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的法律意义
-
租房中介收费是收哪方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