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带保证期间相关规定
关于连带保证的相关规定
一、保证期间的确定
1、当事人约定。
2、未约定的或约定无效的为6个月。
3、约定不明的为2年。
依据:担保法26条,担保法解释32条。
担保法26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担保法解释32条: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二、保证权的行使
1、行使时间:应在保证期间行使权利。
2、行使方式: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相关规定无特别要求)
依据:担保法26条。
担保法26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三、行使保证权的结果
保证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依据:担保法解释34条。
担保法解释34条: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从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四、主债务诉讼时效与保证诉讼时效的关系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的,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依据:担保法解释36条。
担保法解释36条: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连带责任认定的五种情形。首先,因保证而承担的连带责任,保证人和债务人需按约定承担债务。其次,合伙和合伙型联营中的连带责任,合伙人或联营各方需对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第三,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包括授权不明、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等情形。第四,因共同侵权而承
烟台三亚木业有限公司与交运集团货运有限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由于实际承运公司保管不善导致货物受损,法院判决实际承运公司和合同运输公司分别赔偿三亚公司损失。涉及民法中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和损益相抵规则。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两个民法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诉讼途径和债务纠纷诉讼程序。债权人对于不真正连带债务人可以选择同时起诉或分别起诉不同的债务人。涉及两个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的案件,合并审理需符合一定条件,否则会不符合《民诉法》规定。在有终局责任人的情况下,可以将两种法律关系合并审理。没
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的定义及其区别。有权占有基于法律或合同规定,而无权占有则没有本权。无权占有可分为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其意义在于善意占有人可能依善意取得制度取得财产所有权,而恶意占有人则不能。在返还原物、赔偿等方面,善意和恶意占有人也有不同的责任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