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这包括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以及属于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此外,如果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一年内完成的发明创造与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也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主要利用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完成的发明创造,也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于单位。
虽然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属于单位,但职务发明创造人因其创造发明享有以下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权利是针对职务发明创造人而言的,而专利权仍然归属于单位。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学校;申请被批准后,学校为专利权人,其有权进行转让,无需通本人。根据专利法第17条的规定,发明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根据专利法第16条的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
这是专利转让流程关键一步。只有专利转让人和受让人双方取得一致的意见之后才能有效地开展之后的转让相关工作。当专利局审查后,会对审查结果做出通知。被授予专利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和约定,给予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以及相关的专利管理、技术转移人员奖励和报
公司任职期间的技术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
职务发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奖励和报酬,这是发明人对职务发明享有的物质性权利,也是保证发明人与单位利益平衡的关键。因为发明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是发明人、设计人智力活动的成果。目前,我国《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对职务发明的奖励和报酬作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