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订保密协议时,劳动者需要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保密协议的对象。保密协议的目的是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因此只有与商业秘密有接触、了解或掌握的员工才应与用人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普通员工或职工以及全体员工不应被要求签订保密协议。然而,企业应根据其性质和情况确定哪些员工了解商业秘密。此外,对于某些非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的普通员工,当他们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地了解公司的商业秘密时,也应纳入保密协议的范围。
保密协议应明确员工需要保守的对象和范围。随着商业秘密的范围从技术秘密扩大到经营管理信息、特殊秘密等范畴,对保密范围的确定引发了争议。因此,保密协议应首先明确员工需要保密的对象和范围,以避免对是否属于商业秘密以及是否需要保密产生分歧。
保密协议的内容应涉及以下事项:
法律对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没有规定,即保密期限可以是长期的,直至商业秘密进入公知领域。因此,企业可以在保密协议中约定员工在存续期间以及解除或终止后直至商业秘密公开为止,都不能披露或使用企业的商业秘密。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除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或违反义务的情况外,企业不得与员工约定由员工承担违约金。因此,保密协议中不得约定员工泄露企业商业秘密时应支付违约金,只能要求员工赔偿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保密协议可以约定员工需要保密的事项,包括员工如何保守公司的技术或信息以及支付保密费等。每一项都与员工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如果需要签订保密协议,劳动者应先了解清楚自己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这对劳动者本身也是有益的。
我国劳动仲裁活动中代理人的委托问题。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并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但特殊情况下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需提交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的委托书。
保密协议的相关内容。协议涉及保护甲方的秘密信息,包括技术信息、专有技术、经营信息等,乙方承担保密义务。协议规定了保密期限、保密费的数额及支付方式,以及违约责任。双方签字后协议生效,争议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会员招募协议的细节,规定了甲、乙双方在会员招募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乙方需保守甲方商业秘密,违约需承担责任。乙方按招募会员收费金额的一定比例抽取佣金,并在甲方收到全额款项后支付。双方发生争议应协商,如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劳动者违纪的处罚依据。劳动者不遵守单位纪律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违反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也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业培训后,如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有明确规定。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