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商业秘密 >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时间:2023-12-19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7128
什么是合同法中的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是什么?我国《民法通则》第61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带您详细了解。

缔约过失责任的性质及其法理基础

一、缔约过失责任应成为独立的民事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作为一种新的民事责任制度,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然而,对于缔约过失责任是否应成为独立的债的发生根据,学界和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目前,请求权基础的种类包括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和违约等,鲜有学者主张将缔约过失归入其中某一种,主要是因为缔约过失与上述几种请求权基础存在较大的差异。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缔约过失责任可以归入侵权责任。他们认为,缔约过失与侵权行为都以损害赔偿为内容,以过错为构成要件,都违反法定义务,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将缔约过失责任纳入侵权责任体系,不仅有助于实践操作,而且有理论上的依据,有利于建立和谐统一的责任制度。

然而,本文认为缔约过失责任不应纳入侵权责任体系。首先,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在性质上和发生领域上存在较大差异。侵权行为所违反的是一般注意义务,而缔约过失所违反的是先合同义务。其次,二者的归责原则和责任形式也有很大不同。缔约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较多,除了过错责任原则外,还有公平原则、无过错原则等。因此,缔约过失责任应成为一类独立的民事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法理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法理基础,学者们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有法律规定说、法律行为说、侵权行为说和诚信原则违反说等观点。

在本文看来,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是缔约过失责任的法理基础。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的行为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缔约过失责任之所以被追究,法律之所以对缔约双方课以先合同义务,其内在目的是为了平衡缔约双方的利益。先合同义务包括对他方事务要像对己方事务一样尽必要的注意义务,以及在缔约过程中恪守诺言和诚实不欺的义务。这些义务不仅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还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

因此,本文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法理基础,调整着缔约双方的行为,使其遵守诚实信用和公共秩序,维护合同关系的稳定和公平。

综上所述,缔约过失责任应成为独立的民事责任,其法理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有着明显的差异,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债的发生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是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重要原则,规范着缔约双方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

    软件推广应用合作合同的内容。合同规定了双方的合作范围、期限及独家销售代理权,明确了订单流程、交货细节、价格及返利政策、产品技术质量标准等。甲方提供软件产品,支持市场宣传和销售,进行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并有权调整产品策略、市场策略和价格策略。合同也规定

  •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

    商业秘密合法来源的主要方式,包括独立开发、反向工程、权利人自己泄密、合法受让或被许可及个人信赖等。其中独立开发和反向工程抗辩难度较大,权利人需采取合理保密措施,同时客户信赖也被纳入考量范畴。此外,还涉及到许可使用协议等相关法律条款的应用。

  • 租房合同没生效前毁约怎么办

    租房合同没生效前毁约,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 应从哪些方面来认定是否构成缔约过失责任

    由于缔约一方有损失的事实,致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即应该承担缔约责任。换言之,没有损失,即无须承担责任。所谓人身损害,即身体和精神方面。虽然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损害不易被认定,但确实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精神上遭受损害,易影响身体健康,也可能产生经

  •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如何确定
  • 录用通知发出后又取消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 房产居间合同无效缔约责任怎么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