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质押 > 权利质押 > 银行防范股权质押风险措施有哪些

银行防范股权质押风险措施有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045

银行防范股权质押风险措施有哪些

银行防范股权质押风险可以从三方面来入行防范,首先国家应该加大对金融部分的监管,对于一些质押的相关法律应当入行修订和完善,银行自身也应该慎重地选择质押的股权标股权目标,假如是存在瑕疵的一些股权可能存在的风险较大,这时就应当慎重地选择是否要给予质押。

银行防范股权质押风险措施,具体包括以下所述几个方面:

1、质权人应慎重选择目标股权对于目标股权的选择,质权人应当极为慎重。

首先,假如质押股权为瑕疵股权,则存在较大的风险,日后可能给质权人带来麻烦,由于瑕疵股权固然其股东资格成立,但是在其转让过程中存在相称多的限制性划定,因此需要对瑕疵股权的选择极为慎重。

其次,对于上市公司的股权,应当留意其股权是限售股仍是畅通流畅股,由于限售股存在解禁期,假如要入行强行平仓,可能存在诸多难题而使得质权人的利益受损。

再次,对于各个公司应该当真考察其经营状况,防止因公司掩饰其经营状况而使质权人利益受损。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简朴高效的质押股权处置程序,以最大化降低质权人的相关风险。

2、建立全国同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通过建立全国同一的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中存在的处置题目,并且通过规范交易市场的准进前提,治理划定,监管措施等手段使其逐步趋于完善。

3、政府应加强对相关法律的修订对于质权人存在的相关法律风险,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就是建议有关部分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质权人的相关权益。

例如,对于优先受偿权的保障,可以在破产清算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股权质押质权人的保障力度。

4、监管部分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大对违规操纵的处罚对于质权人,人民银行与银监会作为监管机构,应切实履行其监管职能。

5、质权人应简化质押股权的操纵程序在处置质押股权的过程中,假如质押股权的程序过于复杂,很有可能使质押股权不能得到及时处置,从而使质权人的利益受损。

首先,应配合有关部分,完善相关轨制与政策。其次,使用法律所赋予的行政处罚权力,对质权人入行适当的处罚,从而规范质权人的行为,规范相应的行业秩序。这既是对质权人的一种威慑,更是对质权人风险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可以避免过多的银行资金入进股市,降低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保障银行的资金安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再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定义和作用、基本运作模式等。再担保的设立应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经过双方自愿协商和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再担保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再担保合同的履行和约定的法律效力,但不影响原担保的效

  • 名义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效力问题

    名义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效力问题,包括股权质押担保债权范围的效力、股权质押对质物的效力、股权质押对质权人的效力以及股权质押对出质人的效力。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包括德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的相关法规。在股权质押中,质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物上代

  • 能否将股权用作质押

    关于股权质押的问题。指出相关法律法规下,股权出质设立登记需要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申请,且二者不能是同一人。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股权作为质押,同时对于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情况也有明确规定。出质人应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摘要中提及的法律规定包括《工

  • 转让质押股权由谁来担责

    转让质押股权的责任担当问题。出质人在处理抵押的股票或股份时,需先告知质权人并得到其同意。交易过程中,若出质人未告知买家和质权人这些股票或股份已被抵押,交易有效性待定。此外,股权转让可以是零元,但需遵循法定程序,防止规避债务。

  • 被质押股权还有表决权,法律依据是什么
  • 股权质押是否一定需要登记
  • 已质押的股权能否转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