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程序不合法,被征收人可以拒绝吗
时间:2024-07-2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生活中,征收土地是非常常见的行为,而征收土地是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那么,征地程序不合法,被征收人可以拒绝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征地程序的合法性及被征收人的权利
一、征地程序的合法性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及时公告征收公告,公告中应当包括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内容。此外,房屋征收部门还应当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宣传、解释工作。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二、被征收人的权利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被征收人有权对房屋征收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此外,房屋征收部门在征收范围内对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应当公布调查结果。一旦房屋征收范围确定后,不得在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房屋或改变房屋用途等行为,否则将不予补偿。此外,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相关事项书面通知有关部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暂停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
拆迁协议的法定无效情形
一、无民事行为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拆迁协议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或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包括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因此,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拆迁协议全部无效。实际情况中,与未成年人签订拆迁协议的情况比较罕见,更常见的情况是与老年人签订协议,其中有些老年人事后被证明已患老年痴呆症。因此,与这类人签订的拆迁协议也是无效的。此外,拆迁人往往不与房屋所有权人签订拆迁协议,而是与被拆迁人的亲戚或朋友签订协议,这样签订的协议同样无效。
二、没有办理有关拆迁手续就签订的拆迁协议
在拆迁协议签订的过程中,如果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拆迁人没有办理有关拆迁手续,即不具备拆迁资格,那么签订的协议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实际情况中,拆迁方常常为了赶进度,在法定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与被拆迁人签订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所实施的拆迁行为应当被确认为无效,被拆迁人可以向法院请求确定协议的无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
动迁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
墓地拆迁补偿的法律程序与标准
墓地拆迁补偿的法律程序与标准。原则性规定虽明确,但具体补偿标准取决于当地政府经济情况和相关规定。征地流程包括市、县国土局的用地申报和审批,以及拟定征收土地方案等环节。在征收土地公告后,政府部门会公布补偿方案并协助被征地人办理补偿登记手续。
-
拆迁时城管是否有权力强制拆除房屋
-
房屋拆迁行政纠纷怎么化解纠纷,法律上如何认定
-
有征地批文就可以拆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