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是谁的
时间:2024-11-23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是可以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的方式主要是家庭承包,承包土地要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的,那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是什么人所有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的归属问题
依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一旦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将归属于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占、截留或扣缴这些收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占、截留或扣缴这些收益。
土地承包方的委托与流转
如果承包方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承包方应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委托书应明确委托的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没有承包方的书面委托,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
土地承包合同的形式
基于民事行为取得承包经营权
基于民事行为取得承包经营权有两种情况: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1. 创设取得:指承包人与发包人通过订立承包经营合同而取得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家庭承包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承包,都必须签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在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进行登记,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2. 移转取得: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受让人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依法从承包人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的流转。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希望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或转让,应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非基于民事行为而取得承包经营权
非基于民事行为而取得承包经营权主要涉及继承问题。根据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承包经营权并未被列入遗产范围。因此,在我国民法学界对于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继承存在不同的观点。农村土地承包法承认承包人应享有承包收益的继承权,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存在限制:1. 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如果承包人去世,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2. 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设立的承包经营权:如果承包人去世,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被征收农民的权利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
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原则
依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等。(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
-
土地流转协议要交押金合理吗
依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流转协议要不要交押金由双方协商,承包人要求受让人交纳押金的,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第四十条 土地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转让后,原承包人即退出承包关系,受让方与发包方形成新的承包关
-
农村土地转包的定义是什么
转包,是指农村土地承包人把自己承包到的土地,以一定的条件发包给第三者,由第二份合同的承包人向第一份合同的承包人履行,再由第一份合同的承包人向原发包方履行合同的行为。《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8条:“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需什么手续
-
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有些什么
-
土地流转政策、原则及合同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