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被征地农户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信息。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在告知后,若在拟征土地上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将不予补偿。
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对拟征收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和证据保全。
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对拒不在调查表中签字确认的情况,可以由被征地所在乡(镇)、村、组有关人员签字见证调查结果,也可采用照相、摄像等取证方式,并将结果予以公证,作为实施征地补偿的依据。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如需申请听证,应在告知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逾期未提出的将视为放弃听证。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将拟订的征收土地方案、农用地转用方案、供地方案等提交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经依法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除涉及国家保密规定等特殊情况外,市、县人民政府应在被征地所在的村、组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对于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应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指定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其他权利人未按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其补偿内容将以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会同相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予以公告。对于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情况,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进行公告。同时,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意见。若当事人要求举行听证会,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向相关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将得以实施。
对于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的情况,或对适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涉及的被征地地类、人均耕地面积、被征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认定有异议的情况,或对区片综合地价的适用标准和计算有异议的情况,应先向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协调。若经协调后仍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再次协调或依法作出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被征地单位应按照经批准的征地方案规定的时间交付土地。
棚户区改造中的房屋征收问题。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而推出的一项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根据相关规定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也明确了相关标准。针对危房棚户区的改造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甲方村与乙方公司之间关于土地征用的拆迁补偿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土地信息、征地补偿费用、用地手续办理、文件提供和协议份数等。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共同遵守执行。
临时土地使用证申请书的撰写方式及流程。申请人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临时用地申请书、身份证明、合同、范围图等。申请程序包括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核准、支付补偿费和土地收益、核发批准文书、划定用地范围等步骤。同时,临时用地应具备特定条件,如建设项目施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