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阶段对侦查机关确认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犯罪性质和罪名进行审查核实,并作出处理决定的一项诉讼活动。它是人民检察院实现公诉职能的基本准备工作,也是对侦查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审查起诉对于确保人民检察院正确提起公诉,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在7日内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期限计入审查起诉的期限。
人民检察院在收到公安机关的起诉意见书后,应指定检察人员审查案件是否属于本院管辖,起诉意见书及案卷材料是否齐备,案卷装订、移送是否符合要求,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是否单独装订成卷,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是否随案移送及移送的实物与物品清单是否相符,犯罪嫌疑人是否在案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
经过审查,对于具备受理条件的案件,应填写受理审查起诉登记表。对于移送的起诉意见书及其他材料不符合要求或有遗漏的情况,应要求公安机关按要求制作后移送或在3日内补送。
对于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应要求公安机关采取措施保证其到案后另案移送审查起诉。对于在案的犯罪嫌疑人的审查起诉应照常进行。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受理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按上述程序办理。
人民检察院受理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属于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时,应写出审查报告,连同案卷材料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同时通知移送起诉的公安机关。
当认为属于同级其他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时,应写出审查报告,连同案卷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或报送共同的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同时通知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
上级人民检察院受理同级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认为属于下级人民法院管辖时,可以直接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由下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通知移送审查起诉的公安机关。
对于一人犯数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并案审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一罪属于上级人民检察院管辖,全案由上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共同保证的效力问题。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根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有所不同。对于共同保证在共同保证人间的效力,各国立法不同,共同保证人可能负连带债务、享有分别利益或负单纯保证责任。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的情况。若担保人未同意债务转让,无需承担保证责任;若债权方提出申请,担保人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除非另有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出转让需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和债权方若达成协议禁止转让,未经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无需对受让人承担保证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以及疫情期间房贷延期的问题。保证人的保证期间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未约定则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疫情期间,房贷延期时间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延期,并支付可能的逾期利息。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在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