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地利用关系是指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为了行使自己的不动产权利而必须利用其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的不动产。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不能基于自己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禁止利用人的行为,但利用人必须选择对相邻人造成最小损失的方式,并给予相邻人适当的补偿。
具体的邻地利用关系包括:
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如果没有其他途径进入自己的土地,可以从相邻土地上通行,即袋地通行权。
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必须通过他人的土地铺设电缆、光缆、煤气管道等管线时,可以在利用相邻土地的前提下进行铺设,即管线铺设关系。
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营造或修缮建筑物时,如果需要利用相邻土地的边界或部分土地,相邻土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当允许其使用,并承担容忍邻地使用土地的义务。简言之,相邻土地的所有人有权请求使用土地所有人的土地。
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具体的用水和排水关系包括:
上游土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不得改变水流的方向,也不得擅自堵截自然水流或以其他方式导致水流干涸,以确保下游土地权利人能够按照习惯用水方式利用相应的水流。
① 自然排水:低地的所有人不得妨碍自然流至的水。低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有义务承受自然流至的水,而高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有自然排水权。
② 人工排水: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进行人工排水时,原则上无权使用相邻土地。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不得设置屋檐或其他工作物,使雨水直接流入相邻的不动产。
妨害妨免关系是指不动产所有人在行使自己的不动产权利时,不得给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不应由其忍受的妨害。根据相邻关系,不动产所有人有义务容忍相邻的不动产所有人为了行使自己的不动产权利而不得不造成的一定程度的妨碍。然而,超出此必要限度的妨害则构成对相邻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权利的侵害。
土地所有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建筑物时,如果越过边界占用相邻土地,相邻土地的所有人不能要求拆除建筑物,即不能行使妨害排除请求权。然而,相邻土地的所有人可以要求获得合理的补偿或以合理的价格购买被占用部分的土地。
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树木等,如果根系或枝叶越界进入相邻土地,相邻土地的权利人有权要求其剪除。
征地补偿费用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补偿标准由市、县政府规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包括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确定以及补偿费不足时的增加。征地补偿具体细则包括征收不同地类的补偿标准。
相邻权原则在处理相邻关系中的应用。相邻权原则要求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相邻各方应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原则处理相邻关系,包括通行、流水、建房挖沟等。法律对处理相邻关系有相应规定,按照法律、法规及当地习惯处理。
邻居之间的违建纠纷。被告在露台擅自搭建构筑物,严重影响了原告的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原告要求拆除并恢复露台原状。法院判决被告拆除构筑物并恢复露台原状,被告虽声称得到了默许但未提供证据证实。律师解析了相邻权中的常见权利,如通行权、水权、建筑权等。
因修建地铁导致农房拆迁的补偿标准及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如房屋价值、搬迁安置、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以及产权调换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面积、原地还房问题和产权调换协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