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保留是指在买卖合同中,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当事人之间约定,买受人先占有使用标的物,但在双方约定的特定条件成就前,出卖人仍保留标的物所有权,待条件成就后,再将所有权移转给买受人的一种交易方式。该方式实质上是作为债权的担保,但由于出卖人将标的物所有权控制在手中,标的物却已于先前转移给买受方占有使用,因缺乏物权的公示手段,导致涉及所有权保留的纠纷日益增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买方市场逐渐取代了卖方市场,出现了大量的非即时交易,如分期付款交易、期货交易、试用期买卖等。这些交易的共同特点是合同的订立与履行时间并不一致,存在一段时空差异。卖方先交付标的物给买方,买方再付款即占有标的物。由于卖方的债权不能在交付标的物的同时得以实现,占有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避免自身财产的损失,债权人需要考虑如何进行担保,于是所有权保留制度应运而生。
所有权保留制度最早出现在罗马法中,但当时并未引起广泛重视。直到19世纪末期,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和分期付款交易的兴起,该制度才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认同。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都对该制度进行了规定。例如,《德国民法典》第454条规定了动产出卖人在价款支付前保留所有权的情况,而我国《合同法》的134条也对此进行了规定。这些法律的出台,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的审判实践中,所有权保留制度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并不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设立,但从证据角度来看,订立书面形式是最佳选择。设立所有权保留买卖的双方应包含以下权利义务:
1. 出卖人享有标的物的所有权,享有支付价款和履行其他义务的请求权。同时,出卖人在买受人不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时有权取回标的物。出卖人的义务包括交付标的物和提供瑕疵担保等。
2. 买受人享有对标的物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买受人在履行相应义务后,有权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此外,当出卖人行使取回权后,在法定或出卖人指定的期限内,买受人有权在履行义务的情况下行使回赎权。买受人的义务体现在约定的条件支付价款和妥善保管使用标的物等。
以上就是对所有权保留制度的一些问题进行的浅析。如果您对此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网进行咨询。
广州城中村改造对租金和房价的影响。市“三旧”改造办正式挂牌成立,计划完成多个“城中村”的清拆工作并启动旧城片区整治工作,预计拆建房屋1000万平方米,这将推高租金和房价。同时,广州市国土房管局也公布了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的措施,以落实执行相关要求
儿媳妇在公婆房屋中的居住权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儿媳妇是否有权在公婆房屋居住需视情况而定。重点介绍了居住权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权的特征,如是为特定自然人的生活用房需要而设立,一般无偿且长期终身等。同时指出居住权不能转让、出租及继承,其效力较弱。
民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特征和种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具有构造和使用上的独立性,且可登记成为特定业主所有权的客体。实务和立法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分为纵割式、横割式和混合式三种。纵割式区分所有权问题较少,横割式和混合式则是研究重点。
《合同法》中标的物提存的原因和法律后果。债务人在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债权人下落不明、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下,可以选择将标的物提存。提存后,毁损或灭失风险由债权人承担,且提存期间产生的孽息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