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 > 邻居土地纠纷找谁解决

邻居土地纠纷找谁解决

时间:2024-10-1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7931
在外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农村很多土地都是空着的,有的人看到了其中商机,就会去承包这些土地,开展养殖业或种植业等,土地承包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最近很多人在咨询关于土地纠纷怎样处理。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给您支招。

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方式

一、和解

和解是指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纠纷的方式。在农村土地纠纷中,当事人拥有充分的处分权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处分权能、何时行使处分权能以及以何种方式行使处分权能。

二、调解

调解是指委托村委会根据社会规范(习惯、道德、法律等规范)进行沟通和协商,促成当事人相互谅解和妥协,达成解决纠纷的合意。

三、仲裁

仲裁是指在仲裁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参与的情况下,依法对纠纷进行居中审理并制作法律文书来平息冲突的方法。仲裁是民间性质的,基于当事人的合意。仲裁程序只能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启动,并且仲裁庭成员由当事人选任。

四、诉讼

诉讼是指通过法院来解决纠纷的方式。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纠纷解决方式,民事诉讼具有特殊的法律强制性。它是公力救济的典型形式,也是国家处理民事纠纷的最有效和最后手段。

农村土地纠纷解决原则

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是有效的途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往往需要乡村两级政府和上级土地管理、司法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基层调解组织和工作是解决土地纠纷的基础,但仅依靠基层调解工作是不够的。因此,应当完善农村土地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多方面综合解决的目标。

一、加强基层调解组织

司法机关和乡镇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强化基层调解工作,发挥其在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中的作用。

二、建立土地仲裁机构

应当建立和完善县级土地仲裁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土地仲裁机构的作用。

三、加强司法监督

司法部门应当加强对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审理监督,确保司法公正,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保障农民和村集体等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法制宣传

应当加强农村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其自觉守法、护法,有效防止各种土地纠纷的发生。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除非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宅基地、自留地和自留山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根据该法第九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因此,农村自留地与宅基地、承包地有所不同,但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自留地作为农户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生产农副产品、改善生活条件的必要补充。在法律性质上,农村自留地与承包地相同,只是政府对承包的土地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和宅基地使用权证书,而对自留地没有颁发任何使用证书。因此,当农村自留地发生土地使用权纠纷时,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只能寻求政府确权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纠纷申诉期限

    关于土地纠纷申诉期限和土地纠纷处理原则的相关内容。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土地纠纷处理需依法进行,保护土地现状和合法权益,维护历史协议和乡规民约,合理处理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保护原社队或个人的权益等。同时

  • 非法改变土地性质罪的立案标准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法律依据和立案标准。相关规定指出,非法占用农用土地并改变其用途,导致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污染的行为构成犯罪。具体立案追诉标准包括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或特种用途林地等数量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此外,文章还阐述了非法占用林地和耕地的具

  • 警察能否处理土地纠纷

    土地纠纷并非警察的管辖范围,而是应由土地管理部门或法院处理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由人民政府处理。处理土地纠纷的方法包括双方协商、行政调解、人民政府处理和诉讼等。在解决土地纠纷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

  •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拆迁能否得到赔偿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的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和纠纷解决方式。购买者若合法拥有房产证,在拆迁时可获得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双方为同一集体组织成员等。纠纷可通过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

  • 山东省建设厅确保被拆迁人享受到最低住房保障
  • 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证时机
  • 青苗补偿费纠纷的解决途径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