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般在签订时即刻生效。合同的成立时间是指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时,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在成立时生效。
如果合同附有条件或时间约定,那么合同在条件或时间达成之时生效。附有生效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生效。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在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未成就。
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的生效期限。附有生效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至时生效。附有终止期限的合同,在期限届满时失效。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并不影响合同中关于结算和清理的条款的效力。因此,施工单位在解除合同后,仍然享有按照约定向发包人结算工程款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解除合同后的结算应按照被解除的合同中有关工程款结算的约定进行。除了结算施工直接费用外,各种间接费用、利润和税金也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进行结算。
根据《合同法》第97条和相关解释的规定,如果由于发包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解除,发包人应当赔偿给施工单位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根据示范文本中通用条款的规定,建设施工合同解除后,施工单位还应妥善处理已完工程和已购材料、设备的保护和移交工作。根据发包人的要求,施工单位应撤出施工场地,并由发包人支付相关费用。此外,根据《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施工单位还应履行解除合同后的相关通知、协助和保密等义务。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以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订立合同。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也被视为书面形式。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
个人是否能够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才能担任承包方,个人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是无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工程合同纠纷的取证方法,包括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据和文件。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和法律依据。首先介绍了如何起诉,包括写好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参加诉讼、不满意一审判决或裁定可提起上诉等步骤。接着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起诉、管辖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同时,也探讨了装修合同属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否追回的问题。对于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结算;若验收不合格,则需修复后再次验收。如果工程项目未竣工且合同无效,相关各方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结算。同时,挂靠合同成立生效需满足涉及两方或以上
主体验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符合验收标准、质量资料齐全、整改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合格、施工现场符合生产条件等。同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完成设计和合同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