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在建设工程中,无论是在中标之前、中标之后还是中标同时签订的“阴合同”,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合同都是无效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如果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根据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即无论是“阴合同”还是“阳合同”,只要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关合同都是无效的:
尽管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的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的30日内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并且不得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1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另行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经过备案的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不一致,应以备案的中标合同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开发商与施工企业在招投标手续方面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备案的“阳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结算的约定部分一般被认为是有效的,工程价款等问题按照备案合同的约定确定。而双方当事人就相同工程内容另行签订的未备案的协议一般不被认可。
此外,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无效的合同或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有效性。合同无效、被撤销或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确认“阳合同”约定的价款结算方式,并不意味着对整体“阳合同”的效力认可。
虽然《招标投标法》第46条规定不得签订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19条和第20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工程量有争议时,可以根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签证等书面文件进行确认。如果承包人能够证明发包人同意其施工,但未能提供签证文件证明工程量的变更,可以根据当事人提供的其他证据确认实际发生的工程量。另外,如果当事人约定,在发包人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那么承包人请求按照竣工结算文件结算工程价款的请求应予支持。
此外,根据《合同法》关于情势变更的规定,招投标形成的建设工程合同并不绝对不能进行实质性的变更。只要这种变更不违背立法宗旨,并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对招投标形成的建设工程合同的实质性内容的变更可以认定为合法有效的“阴合同”。当然,如何认定具体的变更行为不是为了规避招投标,以及如何对合同实质内容进行变更、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招投标、如何进行立法规范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管辖问题,包括不同案由的管辖原则和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其他并列第四级的案由纠纷则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承包人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单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施工合同细节。合同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工期、工程价款及支付方式和双方权利与义务等。其中明确约定了工程的承包范围、工期、单价计算方式及支付方式等内容,并强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施工管理和结算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