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留置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船舶留置权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占有对方船舶的一方,在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依法以该船舶折价或变卖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各国通过海事法规定了狭义的船舶留置权。狭义的船舶留置权通常是指在造船合同或修船合同的另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时,造船人或修船人可以留置所修造并占有的船舶,依法以该船舶折价或变卖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船舶留置权的消灭是指船舶留置权因特定客观事由而不再存在。
船舶留置权属于担保物权的范畴,其存在的目的是担保特定债权的实现。如果船舶留置权所担保的特定海事债权因其他原因归于消灭,如免除、清偿、混同、提存、抵消等,船舶留置权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船舶留置权在船舶变价后,不论船舶留置权人是否得到清偿,都会自行消灭。船舶留置权被行使后,其设立的目的已达到,船舶留置权应消灭。这种消灭并不是因债权的消灭而消灭,而是因为船舶留置权作为一种权利已被用尽。
船舶留置权是通过支配当事船舶的占有和交换价值来发挥担保功能的。如果留置船舶灭失以后不存在代位物,船舶留置权会消灭。如果留置船舶灭失后存在保险金、损害赔偿金等代位物,船舶留置权的效力可及于代位物,船舶留置权得以存续。
船舶留置权可以因债权人自愿放弃对船舶的占有而消灭。除非存在欺诈等特殊情形,一旦债权人放弃对船舶的占有,船舶留置权就会消灭。
如果债务人或船舶所有人针对船舶留置权担保的特定债权提供了足额且合法的有效担保,即使船舶留置权人拒绝接受或承诺,船舶留置权仍会消灭。
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并不一定会导致船舶留置权消灭,最终结果取决于债权人是否接受另行提供的担保。只要债权人接受,船舶留置权就会消灭。
船舶留置权的成立是以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为条件的。当船舶留置权人与另一方达成协议延展债务清偿期时,已成立的船舶留置权因不再具备成立要件而消灭。如果留置权人在重新约定的债务清偿期届满之前交付船舶的义务已届履行期,则必须交付船舶,导致留置权人无法再次建立船舶留置权。如果在新的债务清偿期届满后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而此时留置权人仍合法占有船舶,将在船舶上成立一个新的船舶留置权。
船舶留置权的继受取得是指在船舶留置权具备一定条件成立后,根据权利让与的规则被他人取得。船舶留置权是否可以继受取得取决于船舶留置权是否具有让与性。船舶留置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其归属和行使均无专属性,因此可以转让。然而,船舶留置权基于占有而产生的特殊性也限制了其自由转让。因此,船舶留置权必须与主债权一同转让,对于仅转让船舶留置权的约定,由于船舶留置权的特殊性以及法律的规定不明确,我们认为不承认其效力比较合适。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包括合同约定履行期限、通知债务人、留置财产折价或变卖、请求法院拍卖或变卖、以及赔偿责任等。留置权的实现是留置权人在债权未届清偿期时,根据法定条件可以将留置物变价或取得其所有权,以优先受偿其债权。
我国监察法中关于延长留置措施办理程序的规定。监察机关在需要延长留置期限时,需向上一级机关申请批准,延长时间最多不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报备上一级机关。留置期间应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合法权益,讯问时需合理安排时间,并
中国合同法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介绍了其定义、适用范围以及与留置权的区别。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双务合同,旨在保护交易各方利益,减少损害。其与留置权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显著区别,包括权利性质、拒绝给付的标的、所保证的债权、目的和实现方式等方面。完善的法律规
人被监察委留置的严重性,涉及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相关法律规定。留置的严重性取决于是否存在犯罪行为,时间限制及审批程序都有明确规定。监察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请求公安机关协助,确保留置措施依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