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是指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西方国家,民法和商法被称为私法。因此,调整国际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被称为国际私法。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通常涉及以下三种情况: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的自然人或法人。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位于外国的物品或其他标的。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亡的法律事实存在于外国。
由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具有涉外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和可能适用外国法律。为此,需要制定一种法律规则,以确定在何种情况下适用本国法律,何种情况下适用外国法律,以及适用外国法律的具体国家。
由于选择适用法律的权力属于本国,国际私法属于国内法的范畴,其解决对象和方法由各国的国内法规定。国际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涉及买卖、承揽、运输、保险、信贷、结算等对外贸易关系。
涉及涉外婚姻、家庭、继承、债务等家庭关系。
涉及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
涉及涉外民事案件的司法管辖和仲裁,以及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等。
我国关于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一些相关的单行法规中,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一般规定及其具体应用。内容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失踪或死亡等问题的法律适用,以及涉及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适用。在民事活动中,经常居所地法律为主要适用法律,但也考虑行为地法律和当事人的选择
我国对外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处理方式,对外联系机关对明显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请求可直接拒绝。遵循平等互惠原则,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不得损害我国利益,违反法律原则。刑事司法协助形式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协助侦查等。
涉外经济合同的法律约束力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需按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的中止履行需有确切证据,并立即通知另一方。违约方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赔偿应相当于受损方所受损失。同时,采取补救措施是另一方的权
由于冲突规范是国际私法的特有规范,间接调整方法是国际私法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特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