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根据本法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可以协助执行的,主管机关将作出决定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
(二) 如果根据本法第四条、第十四条或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应全部或部分拒绝协助的,主管机关将请求书及附属材料退回对外联系机关,并说明拒绝理由。
(三) 如果执行请求有保密要求或其他附加条件,主管机关将通过对外联系机关向外国提出条件,并要求外国在接受条件并作出书面保证后,决定附条件执行。
(四) 如果需要补充材料,主管机关将书面通知对外联系机关要求请求国在合理期限内提供。
如果执行请求可能妨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正在进行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或执行活动,主管机关可以决定推迟协助,并将推迟协助的决定和理由书面通知对外联系机关。如果外国对执行其请求有保密要求或特殊程序要求,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基本原则的情况下,主管机关可以按其要求安排执行。刑事诉讼中的扭送行为,包括其定义、权利与限制。公民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将犯罪嫌疑人扭送给司法机关处理。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协助打击犯罪的权利。但扭送对象只能送往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这一限制对保护扭送对象和应对反抗威胁不利。建议扩大接受扭送对象的范围
我国对外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处理方式,对外联系机关对明显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请求可直接拒绝。遵循平等互惠原则,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不得损害我国利益,违反法律原则。刑事司法协助形式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协助侦查等。
主管机关对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处理情形。主管机关在收到请求后,根据相关法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包括协助执行、拒绝协助、提出条件执行、要求补充材料和推迟协助等。同时,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刑事公诉的相关知识。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司法协助的程序。内容包括制作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书、审核和报送、刑事司法协助的形式以及积极和消极的协助形式。其中,刑事司法协助形式包括外国刑事判决的执行、刑事追诉的移送、相关人员的保护观察以及警察的国际协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