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是一个解决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冲突的统一冲突法公约。该公约于1986年12月22日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正式通过,并由4章31条构成。
第一章规定了公约的适用范围,包括了第1条到第6条。
第二章规定了适用的法律,包括了第7条到第13条。
第三章规定了一般规定,包括了第14条到第24条。
第四章规定了最后条款,包括了第25条到第31条。
在起草过程中,该公约充分考虑了与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配套和相互连接的关系。因此,所使用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当事人的营业地的国家为条件,其调整的买卖种类也基本上与之一致。
根据该公约的规定,适用法律的确定有以下几项规则:
该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除了以上主要内容,公约还规定不适用反致,公共秩序保留原则适用公约的法律适用原则指定的法律。
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步骤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步骤,并介绍了国际贸易合同的定义和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注意的品质、数量等条款。要达成交易,发盘和接受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有效的发盘和接受需要具备的条件。
超限货物的定义和等级的确定。首先定义了超限货物,即货物在平直线路上或特定曲线线路上超过限界则被视作超限货物。接着,根据超限部位和超限程度,超限货物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后,规定了铁路局、分局和基层单位在超限货物运输中的责任分工。
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财税政策的关系。服务贸易的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业的繁荣,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和跨国依赖性。财税政策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根据国情制定特殊财税政策来支持服务业发展。我国服务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可重点运用财税政策来参与服务
各国法律没有分歧,公约规定要约于其送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公约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折衷的办法,规定一切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要约,原则上都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能先于或与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公约还规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就不能撤销:要约写明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