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投资 > 国际投资方式 > 新增对外投资相关规定

新增对外投资相关规定

时间:2024-12-15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62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的股东是可以对外投资的,对外投资是有限制的,近日一被限制消费的名人,对外投资了一家公司,持股比例达到33%,目前该名人担任股东的企业达到33家,那么新增对外投资相关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新增对外投资相关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的规定,被限制高消费的自然人不得进行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1. 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 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 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5. 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6. 旅游、度假;

7.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8. 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9. 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上述行为。但如果因私消费涉及个人财产,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经审查属实后,可以予以准许。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给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供其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

另外,人民法院还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给征信机构,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

对于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

对于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主管部门或者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